这些连城客家粄,你吃过多少
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伟大的客家人创造了好多让人欲罢不能的诱人米食,我们客家人统称为“粄”。粄,是纯良淑德的客家妇女送给客家人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独特风味。 发糕粄发糕广泛分布于北方与南方广大地区,是的汉族传统美食。以糯米蒸煮制成,其味清香,是一种大众化的饼类食物。 清明粄每年的清明节,在客家地区,大家都要到野外踏青,趁便采摘些鲜嫩的苎叶、艾叶、白头翁、鱼腥草、鸡屎藤和使君子等青草,用于做青粄,俗称清明粄。清明粄具有一股特有的青草芳香,它性温可驱风祛湿,如加有使君子叶的,还可驱除肠道寄生虫,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因而又称它为药粄。最适合清明前后湿度大的季节食用。我表妹后生仔不知道清明粄的好处,生怕糯米制品吃多了会胀气,阻止她儿子吃清明粄,家里的老人斥道,你知道什么,吃了清明粄才不会长疮疖长痱子。 芋子粄在连城南部庙前、新泉等镇乡村,芋子粄又称溜溜子,是一道宴席必上的传统美食,几百年来始终常吃常新。芋子粄的做法是:将芋子连皮一起煮熟后,皮剥干净后捣成芋泥,加入盐、木薯粉,开水少许,一直用手用力揉搓,直到表皮光滑。搓成长条后,做成芋子粄的形状。水煮开后放入芋子粄,煮到浮起来,就可以捞起。将香菇丝、胡萝卜丝、大白菜丝,炒过后加水,煮熟,牛肉丝最后放,保持鲜嫩。把上述煮好配料汤煮浇注到煮熟的芋子粄,加入盐,味精,就可以食用。 糖糕粄“蒸年糕、蒸年糕,蒸好冷却剪一刀,品尝之后评价高,生活水平在提高。”说的是连城县新泉镇群众在除夕日蒸年糕美食的习俗。蒸好的年糕,供一家人新年品尝,也是赠送亲友的一款特色美食。年糕具有寓意经济收入年年高,事业如日中天的美好祝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只有春节才能饱口福的年糕美食,如今再也不是奢侈品,如果要饱口福,随时都可以制作品尝。 蒸年糕的主要原料为客家人种植的优质糯米,取两、三公斤糯米,洗净后粉碎成米粉备用。用适量的温开水拌入红糖或白砂糖至甜味适中,然后倒入糯米粉调成稠状,在蒸具上抹上一层茶油,再将调好的糯米浆装入蒸具中抹平浆面,置于大铁锅,烧大火蒸2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待年糕冷却后,用剪刀剪成块状,直接品尝食之,韧不粘齿,又香又甜。 包粄包粄:连城话叫“桃子”跟饺子做法差不多,只是外皮是用米浆做的, 捆板是连城南部(新泉、庙前)的特色小吃,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新泉捆板制作简单快捷、口味丰富、价钱实惠,在新泉已经成为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连城也有不少小店卖捆粄,经常大排长龙,可见客家人对米制品的喜爱! 仙人粄最后一道,饭后甜点的理想选择,没错,就是传说中的“仙人粄”!外地的朋友听到仙人粄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但一说仙人粄的别名就恍然大悟了!没错,就是烧仙草!仙人粄是一种清凉饮料,它还可以临时充饥。它是用“仙人草”熬成的。其实大家可以去看看,所谓的”王*吉“、”加*宝“降火饮料,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原材料就是仙草。 农历入伏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人粄”,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仙人粄”有降温解暑之功,且无受冷患寒之弊,在“仙人粄”中调入蜂蜜,再洒上点香蕉露,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更有美食客说,仙人粄是客家人特有的黑色而甘甜的哈根达斯! 黄粄黄粄,是客家人过年招待亲友的一种风味小吃。制作的原料是禾米,制作工序较多。家庭主妇要在过年前砍好黄粄树烧成灰,过滤出灰水,以栀子染色,浸泡米禾后将米蒸熟,捶打,搓揉,制成长椭圆状保存。吃时可切片或切块进行蒸、煮、炒、煎,口感爽滑,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是纯天然的自然食品和送礼佳品,深受海内外乡贤和游客喜爱。 欢迎小伙伴们尽情补充! 来源:连城美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pw/10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和我一起迎接春天的还有这些貌美又实用的
- 下一篇文章: 漫说画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