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13.html
清风徐来绿影浓,夏荫秋雨冬映雪——中国艺术中芭蕉的图像学文/殷凌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在江南园林中,典型植物芭蕉不可或缺,清风阵阵的初夏雨夜,正是听夜雨芭蕉的好时节,展开案头的白皮新书,伴雨声诵读,十分惬意。

“夏天享受的不仅仅是大叶子下凉爽的绿荫,更重要的是蕉叶上的落雨声。更准确地说,是夜晚的秋雨,在听者心中引发了艺术的回应,赋一首诗、写一幅书法、画一幅画。”

——劳悟达:《中国艺术中芭蕉的图像学?叶展叶舒》

年壬寅虎年春,德国学者劳悟达(UtaLauer)的新作《中国艺术中芭蕉的图像学?叶展叶舒》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以英汉双语版式问世,犹如巨大的芭蕉新叶般在读者面前舒展开来,尽管从她的本命年“牛”书愿望变为了“虎”书。《中国艺术中芭蕉的图像学?叶展叶舒》读来清新可喜,读书间,仿佛雨打芭蕉的声音时时在心间回荡,仿佛风拂芭蕉的倩影时时在眼前飘荡,仿佛阳光透射芭蕉的绿辉时时在面前漾荡。劳悟达年获慕尼黑大学硕士和海德堡大学博士,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高级研究员、汉堡大学亚非欧手稿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在海德堡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和汉堡大学教授东亚艺术史。她的主要专长领域是中国元代艺术文化、书法和图像学。一位西方学者,历经数十载,专心研究在中国艺术与文化中具有深刻内涵的芭蕉,深挖其中蕴含的中国江南文人意趣审美和微妙而多面的文化隐喻,最终成就了这部内容极其丰富的“芭蕉”的图像学专著。沈周,《蕉阴横琴》[HoldingaQinintheShadeofaPlantain],扇面,纸本,墨笔设色,画幅尺寸纵16.5厘米,横50.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徴明,《蕉石鸣琴图》,立轴,纸本墨笔,画幅尺寸纵84厘米,横27.2厘米,年代为年,无锡博物馆谈起传统中国花鸟画的植物主题,人们比较熟悉“四君子”梅、兰、竹和菊,而极具地域和季节色彩的草本植物芭蕉主题并不广为人知。尽管自古以来,诗画等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出现了芭蕉及其图像,却极少有学者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著述。这一相对陌生的艺术主题吸引了劳悟达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pw/1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