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经验拾遗13
刘渡舟:我治偏头痛 偏头痛,根据我在临床治疗经验,如果偏头痛而口苦、心烦,脉来弦数,舌质偏红,苔见薄黄的,这是火邪侵犯了少阳胆经,可用柴胡12克,黄芩、连翘、丹皮、胆草各10克,夏枯草12克进行治疗; 如果偏头痛兼见胸满心烦,不欲饮食,失眠而掌心灼热,脉来沉弦而舌苔白滑的,这是气郁血虚的证候,可用柴胡12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丹皮、栀子各10克,薄荷3克(后下),煨姜2克,夏枯草12克进行治疗; 如果偏头痛而掣及目眶、眉心,脉来弦细,而夜间头痛为甚的,这是血虚不濡、阳气上逆所致,可用柴胡6克,当归I2克,白芍20克,何首乌12克,熟地、川芎各10克,蜈蚣1条进行治疗; 如果是妇女每届经期而偏头疼痛,不能忍耐,甚至发生手足抽搐,或晕绝不省人事,脉来弦细,按之无力,舌质淡嫩的,可用白薇12克,当归30克,人参、炙甘草各10克进行治疗; 如果偏头痛,兼见面麻或眼皮跳动,眩晕时时发作,脉弦而舌红的,这是肝胆血虚风木之邪上扰之故,可用:柴胡6克,白芍30克,当归15克,羚羊角粉1克(冲服),钩藤15克,丹皮、菊花、桑枝、甘草、栀子各10克,玉竹15克,全蝎、僵蚕各5克进行治疗。 以上六种偏头痛为临床常见之证,按方治疗效果较佳。 我又体会,偏头痛往往涉及血虚阳亢,相火妄动,风邪入络等因素,所以,在治疗时,适当用一点血分药,如当归,白芍等药,其效可增。 蜈蚣这味药,直入肝经,其性走窜,善解血脉痉挛而止痛如神,加于大队补血药中发挥它的解痛作用,也可以说最为理想的药品了。 彭静山:一味元参治风热头痛 元参性寒,入心、胃、肺、肾经,既可祛外感之风,亦可去内脏之热,寒而能补。彭静山先生用元参一味,每次取50克,煎浓汤汁毫升温服,一次内服,对于风热头痛,屡用皆效。 曹惕寅:外敷治风寒头痛 外感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10g桑叶60g煎汤,用毛巾浸药汁,绞湿敷肺俞穴,宣肺疏泄。 方药中:重用升麻解诸毒 十多年来对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及其他药物中毒患者,在辨证论治之时,加入升麻,剂量在30到45克之间,发现解毒效果很好 吴佩衡:使君子壳治使君子仁中毒 张某,四川人,住昆明市,有子10岁,常患蛔虫腹痛,面黄肌瘦,纳呆食少,夜卧常咬齿流涎。其在药店购得使君子60克与子服食,意欲驱杀蛔虫。然不知该服何许剂量,随其子剥去外壳而食之。因使君子仁味香甜,小儿于一日内服食达30克之多,遂发呃逆不止,心烦欲呕而不思饮食,无法止住,来院求治。早年从师习业,曾闻师言,服使君子仁致呃逆作呕者,其壳可解。当即介绍此法以试之。病孩返家后,照法用使君子外壳30克,煎汤与其子服,一日内连服数次,次日呃逆得除。 关幼波: 1.牛皮胶升血小板 牛皮胶系民间验方,其制法如下:取新鲜牛皮(不拘量)去毛洗净,用绞肉机搅碎后,用清水煎熬成稀胶状,以无皮渣为度。功能养阴补血,效如阿胶,通过实践,对于提升血小板有一定效果。服法:成人每日服-毫升,小儿每日服50-毫升,服时可加入少许香油、食盐或白糖以调其味,可以单服,亦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配合汤药同服。若有的小儿单服出现烦躁者,可另用白茅根、小蓟各30克煎水为引同服。 2.骨痹汤治多种骨质增生 杭白芍30~60克,生甘草1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5克。 取上药放水适量,煎20分钟左右,每日一剂,每剂煎二次,取药液混合后分早晚二次服完,疗程一般为1~2个月。 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15~30克,姜黄10克。 苔白淡或腻可加桂枝6克,薏仁15克,苍术10克;气虚加生黄芪50克;疼痛剧烈加桃仁,红花各10克。 腰椎骨质增生,加续断30克,桑寄生30克,狗脊15克。 足跟骨质增生,加牛膝15克,淫羊藿10克,熟地黄15克。 颜德馨:生半夏、水蛭粉治哮喘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颜氏治哮喘习用之,一般用9克,加生姜2片,无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现象,每服1.5克,一日2次,其效亦著。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pw/9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驱净纯中药驱虫,怀孕母畜可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