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middot节日天街夜色凉如
七 夕 金风送爽的初秋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了人们对浪漫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跟随龙岩二幼小二班的孩子们一起来了解七夕节吧! 七夕的由来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直到汉代,才把节日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七夕的故事》 七夕的习俗 在古代,七夕节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拜织女、拜魁星、贺牛生日等习俗。各地还有许多传统美食呢!快看,小二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吃美食过七夕的。 吃麻粩 七夕吃麻粩的习俗流行于龙岩市新罗区,新罗区红坊镇的麻粩还是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岩有句俗语:“父母吃生日,女儿吃七夕。”七夕节在龙岩又称女儿节,每年七夕前几天,母亲则要把酥香的麻粩送给女儿和女婿,期盼儿女的爱情坦诚美好,婚姻美满幸福,同时也希望家庭人丁兴旺。 麻粩在龙岩具有如此特殊的象征意义,沉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瞧,小二班的小朋友正和老师一起了解龙岩麻粩的制作方法,争当小小非遗传承人呢。 据了解,麻老制作始于宋元时期,迄今七百余年,期间历经民间手工艺者加工改良,名称也变为今天的“麻粩”。糯米的酥、花生的脆,芝麻和油葱的香,在麦芽糖和白糖甜蜜的拥抱下,就变成了香酥美味、口齿留香的麻粩。由于麻老纯手工不添加任何制剂,吃起来香、甜、酥、脆,观之晶莹剔透、四角平整,令人们回味无穷。 CHINESEFOOD 吃石榴 除此之外,七夕还有吃石榴的习惯,相传北宋景佑元年,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当时名医吴夲倡导大家七夕那天购食使君子、石榴来驱虫。因为石榴果皮中含有碱性物质,有驱虫功效。甜甜的石榴,甜甜的笑容,小朋友们吃得多开心呀! 吃糯米糕 在闽南地区,有吃糯米糕的习俗,当地人认为红糖蒸制的糯米糕可以象征人们的日子红红火火。你瞧,小朋友们吃着奶奶、外婆亲手制作的糯米糕,多香啊! 七夕的礼物 七夕,一直被赋予神秘浪漫的色彩,流传着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小朋友们在七夕到来之际亲手为爸爸妈妈制作了小礼物,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七夕的诗词 在古代,许多诗人歌颂七夕。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文:宋玲玲 图:小二班家长 视频:小二班刘晨熹 小二班温婧言 录音:网络 编辑:林夏薇 审核:邱露连紫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9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头条想做市政工程的苗木人一定要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