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之美

中式美学:“四君子”纹饰内涵

我国先秦时期原始儒家的“比德观”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儒家的修身说,到建筑、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乃至民间吉祥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而就所“比”的内容来说,影响最广的莫过于梅兰竹菊与君子人格之间的“比德”关系。

图1.战国时期彩绘矩纹竹扇

图片来源:采自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年,彩版三二.

梅、兰、竹、菊的形象作为君子高洁品质的象征,常被以“赋比兴”的手法来抒情、明志。古来骚客称颂实多:折梅寄情者有范晔在长安所收“江南遥赠一枝春”;藉幽兰感怀者有孔子作“猗兰操”琴曲,屈原《离骚》也称“纫秋兰以为佩”;《诗经.卫风.淇澳》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已将竹与君子联系在一起。《礼记.祀器》云:“……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则直接赋予竹以人的品格,将竹引入了社会伦理的范畴。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遁隐竹林,以竹之高标、清姿比况自己,从此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敬竹爱竹,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甚至有“不可一日无此君”、“无竹使人俗”的佳话;就菊而言,早在《礼记.日令》中已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注意到了菊花的时令特点。菊之隐逸者有陶潜“采菊东篱下”,其肃杀者有黄巢“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

图2.元王冕画南枝春早轴

图片来源:采自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