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使君子艾慕针
经典为基,践行为本 跋涉不息,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_艾慕针 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ind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 使君子的基本介绍 产地 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别名 使君、使君子、史君子、使君仁、川君子、建君子、留求子、风稜御史。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经。 入药部位 赤铁矿矿石。 采收加工 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连用2~3天。 注意事项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故不宜超量服。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故服药时忌饮茶。 使君子的性状特点 功效 杀虫消积。 主治病症 (1)蛔虫病,蛲虫病。 (2)小儿疳积。 性状鉴别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长2.5~4cm,直径约2cm。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泽。顶端狭尖,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处壳较厚,中间呈类圆形空腔。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cm,直径约l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隙。气微香,味微甜。 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气香,入脾、胃经。善杀虫、消积,既为治蛔虫、蛲虫病之佳品,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使君子的故事 相传,三国时刘备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面色萎黄、四肢枯瘦。浑身无力,肚子胀得像面鼓,一叩“嘭嘭”直响。刘禅还经常哭着,闹着。要吃黄土、生米一类的东西。一天,日丽风和。刘禅要去野外玩耍,刘备便派两名士兵带他去附近玩玩。谁知,天色将黑回家后,刘禅突然又吐又泻,两手捧着肚子直是喊疼。当刘备向两个士兵问明情况时,刘禅疼得愈加厉害了。两士兵瞧见刘禅又哭又叫,果腹而滚。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刘备忙问他们刘禅到底在外边吃了什么,其中一个士兵战战兢兢地跪拜道:“……小公子看见一种野果,哭喊着要采摘。小的们劝他不住,就让他摘几颗拿着玩。谁知,……”刘备一听,认为刘禅是吃野果中毒。立叫两个士兵忙去找医生。 谁知那两士兵出门后不多时,刘禅拉下了许多蛔虫和蛋花样东西后,便不哭不闹,安静了许些。还嚷着说肚子饿。刘禅喝了半碗稀粥,又拉了些蛔虫,然后便独自玩了起来。等医生赶到时,刘禅早就安安静静地睡熟了。日后,刘禅的肚子软了,黄土、生米一类的东西也不要吃了。 刘备眼看着儿子的身体日渐好起来,兴奋不已。暗自思想,定是那种野果治好了儿子的怪病。他便急切地又命那两个士兵带了十几个人,到野外采集那种不知其名的野果。采后把它晾干,碾成粉末,散于民间,医治像刘禅一样的怪病。果真有效。于是,百姓便抬着猪羊,敲锣打鼓,喜笑颜开地来到刘备军中致谢。刘备拿出状似橄榄,有棱有角的野果问及大家这叫什么名字,百姓却摇头不知。这时,只见一书生模样的人挤入人群。大声言说:“既然这野果不知其名,而最先品尝此果的人是刘使君的公子。就不妨称它‘使君子’吧!”众人一听,连连击掌称好! TA们已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1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磅君乐宝要推新奶粉系列让洋品牌高端
- 下一篇文章: 四种营养素帮你赶走枕边的失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