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子,这种坚果其实可以药用,小孩吃可以杀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 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日用本草》榧子篇 今天 给大家介绍一味药食同源药材 榧子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商品为紫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种子。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柀子,列为下品。明代汪颖说:"榧,有一种粗榧,其木与榧相似,但理粗色赤耳。其子稍大,仅圆不尖。《神农本草经》柀子即粗榧也"。《本草纲目》谓"榧生深山中,人呼为野杉,……大小如枣,其核长如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黄白色,……以小而心实者为佳。"汪颖所说的粗榧与李时珍所说的不尖者似系一种,可能即为今日药用的榧子。 榧子上有两颗眼睛状的凸起,故民间称之为“西施眼”。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平。无毒,入肺、大肠经,有杀虫泻下之功,既能杀虫,又不损伤胃气,并有缓泻之功,可促进虫体排出,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为驱虫要药。 榧子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常食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对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症等有预防和缓解作用。除炒食外,入药也可疗疾。 榧子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比如每克的榧子里面含有微克的维生素A,每克的榧子里面含有14.2毫克的维生素E,每克的肥子里面含有50毫克的钙元素,每克的榧子里面含有1.6毫克的铁元素,每克的肥子里面含有31毫克的磷元素。因此,适当的吃一些榧子,可以帮助人们补充营养素。 性味归经甘,平。 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作用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 1、驱除肠道寄生虫 香榧子中所含的大量榧子油,能有效地驱除肠道中绦虫、钩虫、烧虫、蛔虫、姜片虫等各种寄生虫。并且具有杀虫而不伤人体正气的特点,是有效的天然驱虫食品。 2、治丝虫病 临床研究证明香榧对微丝蚴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将其与血余炭制蜜丸服用,可使微丝蚴转阴率达45%。 3、增食欲助消化 香榧中所含脂肪油气味微香略甜,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改善胃肠道功能状态起到增进食欲,健脾益气,消积化谷的作用。 4、提高免疫力 香榧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补充人体的必需营养物质。同时,香榧中大量的脂肪油具有润肺止咳祛疾,润肠通便的作用,有利于排除体内的致病毒素,达到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5、保护视力 食用榧子对保护视力有益,因为它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等有益眼睛的成分,对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等症状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 配伍食用治寸白虫:榧子日食七颗,满七日。(《食疗本草》) 治白虫: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尽佳,不能者,但啖五十枚亦得,经宿虫消自下。(《救急方》) 治十二指肠虫、蛔虫、蛲虫等:榧子(切碎)一两,使君子仁(切细)一两,大蒜瓣(切细)一两。水煎去滓,一日三回,食前空腹时服。(《现代实用中药》) 治卒吐血出:先食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白汤服三钱,日三服。(《圣济总录》) 治好食茶叶面黄者:每日食榧子七枚,以愈为度。(《纲目》引《杨起简便方》) 配槟榔。槟榔体重而实,味厚而沉,为杀绦虫之要药。榧子味甘,性平,作用缓和,无毒,既能杀虫,又不伤胃,是比较安全而有效的杀虫药,又兼缓泻作用,二药配用可促进虫体排出。多用于钩虫、蛔虫、绦虫、蛲虫等多种虫症。 配芜荑。二药均有驱虫作用,芜荑辛苦而温,除杀虫外尚有消积功效,其效力较强。榧子性平味涩,质润,既能杀虫,又能润肠通便。二药配用可治疗钩虫病腹痛胀满。 配使君子。二药均味甘毒小,既不伤脾胃,又能驱杀肠道寄生虫,且多含油脂,性润而滑肠,驱虫不需另加泻药。二药配伍应用,可加强驱虫作用,可治疗绦虫、钩虫、蛔虫、蛲虫等多种虫症。 榧子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克,或入丸、散。 宜忌配伍 榧子壳反绿豆。(《物类相感志》) 多食则滑肠。(《本草衍义》) 多食助火,热嗽非宜。(《随息居饮食谱》) 孕妇能吃香榧子吗? 孕妇最好不要吃,香榧含有一种生物碱,有促进宫缩的作用,传说在古代是用作打胎的,所以孕妈妈不要吃;产后妈妈稍微吃一些没关系。 产妇能吃香榧子吗?能吃。 香榧子含维E较高,但是要适量。 婴幼儿能吃香榧子吗?慎吃。 因为食用香榧有饱腹感,所以饭前不宜多吃,以免影响正常进餐,尤其对宝宝更应注意。 选购攻略食用时选择个大、壳薄、不泛油、不破碎及种仁黄白色的香榧子为好。 食用技巧剥壳后直接吃即可。每次10—15颗,不要多吃。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pw/7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29种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下一篇文章: 舌尖上的客家美食,心头上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