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的作用,是一棵,覺悟的心
佛性的作用,是一棵,覺悟的心 濟公活佛老師慈訓 人生没有層層的困難,就無法展現其深度,人生没有各種的打擊,便無法展現其廣度,由此可知,困難是意志的試金石,處困難中才能使人産生智慧,而一個飽受困難打擊,且能夠耐得住風霜的人,才能夠展現出他的耐力與火候,而最好的修行典範是誰啊,就是爾們的前人,那徒兒,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這些年来在修辦過程當中,為什麼我們責任擔不起,愿不能了,心性没有提昇,我們總是找了一大堆的理由来為自己辨解,要知道在真理的眼前没有理由這兩個字,在聖佛的眼前没有困難這兩個字,為什麼我們有理由,有困難。 第一,看不透,世間的的牽纏 弟二,悟不透,生死大事 第三,不知道修行,到底為了什麼 我們修道所講求的是什麼,講求的是,根本,講求的是,德行,我們的根若紮的不穩,紮的不夠深,考驗就越多,這樣如何讓千萬人安穩的直上,都自身難保了,徒兒,内在的反省,是外在行功的基礎,我們還要本末倒置多久,君子務本,本立而後道生,本固枝榮,知所先後,則進道矣,徒兒,難道希望自己修個糊涂道,嗎(不希望)咱們就得要從根本處下手,好不好,咱們就像佛燈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别人。 徒兒再朦朧,末劫一併收,被誰給收去啊,被爾們的業力,債主給討去,所以,(道真冤孽緊),還不快馬加鞕,糊里糊涂,到時候才来求為師,無功無德,還要靠為師多久啊,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懂了嗎,但是,為師總是看有許多的徒兒,在佛堂,是一個樣子,出去,又是一個樣子,在家裡,又是另一個樣子,徒兒啊,你們到底有幾張的假面具,你們把你們自個兒的真面目藏到哪裡去了呢,我們修辦道要,言行合一,內外一致,這樣不言也有莊嚴,不說話也有莊嚴,是不是,徒兒想要精進,不想再堕落,就得要有一種提昇的心,徒兒有没有想要提昇,人生苦海,吃的苦已經很多了,如果這時候心還想退縮,那麽之前所吃的苦,豈不是白費了嗎,修道最怕的,就是白来這人世間一趟,我們别老是在恩怨情仇裡打轉,别老是在,是與非,對與錯,裡打轉,大家合成一氣,趕緊的為三曹大事打轉打轉,這才是智者,其實只要,各區一團結,上下一團結,道埸一團結,自然不就没事了嗎,為什麼道埸裡總是有許多的,是非問題,因為,每一人都覺得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是對的,主見太重,意見很多,不服從,没有團體觀念,不顧大體,你說,這一盤散沙,能夠辦出個什麼樣的事情来,徒兒,我們别老是指責别人,該要修自己的内德了。 為師看到很多的人覺得,為什麼這個逆境還没完,又有另一個逆境来,我還没走過,為什麼又来一個,這個考驗還没完,為什麼又有一個考驗来,這徒兒就要檢討自己了,我們的進展太慢了,第一個困難還没解决,又来了第二個,這就表示你們的精進力不夠了,真正的衰退,不是白髮和皺纹,而是停止了,學習,與,進取,徒兒,你怎麽樣看待自己,我們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雖然說我們修道不能有,傲氣,但是,也不能夠没有,骨氣,不能夠没有,志氣,有句話說,修道本無事,自己心擾之。 但是徒兒,你們是最幸運的一群,當你們有苦的時候,上天都會暗中撥轉,暗中點醒,甚至還不忘時時給予你們關照,只是徒兒有時候會很不在乎,如果修道這個時候,我們有一種很不在乎的心,那麽我們之前所努力的,就白費了,前功盡棄,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埸空,到那時候才来怨仙佛的不慈悲,是嗎,我們希望最後的結果是這樣嗎,當然為師也更不希望,但是,為師看見徒兒一受到了挫折,心就冷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人生誰没有考驗,两棵石頭互相敲擊也有聲響,我們的手碰到石頭也會有痛的感覺,但是徒兒,我們不能夠光只想到痛,要想,為什麼石頭會碰到我的手,我們别老是要求别人配合我,應該要,要求自己,為什麼我會和他合不来,要求自己,世界才有完美的一天,小同,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大同世界,的理想呢,徒兒,要拿出自個的良心,從根本處去調整自己,如果我們再混日子,混時間,混到最後業力找上門来,到那時才来臨時抱佛脚,臨渴掘井,就真的来不及了,别再做表面功夫,也别再跟自己混了,好嗎,為師送你們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每一個修道人,一句很重要的座右銘,孔子也說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徒兒,你們是哪一種人,在每一個起心動念的當下,便可大事分曉,佛性的作用,是一棵,覺悟的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sltx/3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瓜籽可给鸽子驱虫,效果奇佳362
- 下一篇文章: 干货满满水产养殖中药大全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