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看客,一个充满朝气和才气的新生力量。写莲是因为心中有莲,说君子是因为志在君子。在中国,一个心中有君子的人,大抵都是靠谱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看客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参加工作比较晚,但无论单位安排什么任务都欣然接受,并且,每次都出色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本篇文章从莲入手,化生君子之品格,可谓致知格物之精品。虽洋洋洒洒万余字,但无一点累赘之嫌,让人一口气读完还意犹未尽。

花中君子志洁行“莲”

教育背景: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中大部分善于交往渴望独立,小部分则怯于交往过分依赖,他们认知模式职业化,社会倾向性明显,存在着一定的行为上的偏差及思想上的错位。他们缺乏学习兴趣,鲜能从繁杂的书本中汲取营养,他们处在青春期中有着更为复杂的叛逆心理,却因自身种种原因而自我压抑和逃避,导致自卑心理和自尊心交织的矛盾,在网络的冲击下,部分人群甚至出现对学校教育的抵触心理,具体表现为校规校纪的违犯和言语行为上的不规范等等。

班情分析:中职生涯第一个学期,学生们对初中的留恋和对中职生活的不适应较明显,新组班级尚在磨合期,部分学生言语不规范,行为素质有待提高,学生间摩擦时有发生。他们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则拒绝交流,有的自制力不够,有的他们为适应外界环境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也从内心抵触着这样的行为,如何像莲花一样不为外物所撼动,如何坚持自己的本心而不被外界污染,是他们所要做的,君子之道,看似是在做君子,实际上,学生学习君子之道更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学习,辅助他们生活。

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莲的君子之道”,了解莲的根、茎、叶、花、籽的品性,学习莲的高洁志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诵读经典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到莲的君子之道,树立内外兼修、高洁淡雅的人生志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莲的本性,回归人的本心,使学生认识到做人的规范与道德。

班会要点:

1.活动一:“莲”说君子——背诵《爱莲说》。

2.活动二:“莲”语典故——讲述与“莲”相关的历史典故。

3.活动三:“莲”问调查——填写调查问卷

4.活动四:君子游戏

5.活动五:我解“莲”语

6.活动六:我谈“莲”想

7.活动七:君子“荷”而不同——“莲”连看

活动准备:

1、由学生制作班会PPT,并参照网络拟写调查问卷。

2、由学生分组搜集与“莲花”、“君子”相关的名人名言及经典故事。

3、分组准备讲述自身与“莲”的品格相关的经历。

4、由宣传委员绘制“五色莲图”。

教育方法:

故事启迪法、情感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多媒体运用等。

班会实录:

第一部分:莲说君子——背诵《爱莲说》

主持人: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又名荷花、芙蓉,莲全身是宝,有关莲的诗句也频频被人传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背诵《爱莲说》。

同学齐声: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都会背《爱莲说》,那么《爱莲说》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莲花的?

同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主持人:在《爱莲说》里,作者拿莲比喻什么?

同学:“莲,花之君子者也”

主持人:为什么作者拿莲比喻君子?为什么作者独爱莲?莲究竟有什么样的品格?今天让我们走进“莲”,一起品味“莲的君子之道”。

第二部分:莲语典故——讲述与“莲”相关的历史典故

主持人:在《爱莲说》里,莲的品格是怎样的?

同学:品质高洁、清雅脱俗、行为方正、通达事理、洁身自好、自尊自爱、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不慕名利、不随世俗。

主持人:那么,在你们心中,君子又是怎样的?

同学A:英俊的、帅气的

同学B:儒雅的、绅士的

同学C:稳重的、高贵的

同学D: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

同学E:干净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同学F:不会与他人计较更不会不会算计他人的。

主持人:刚才同学们说君子应该是英俊的帅气的,那么请问,如果一个人他行为不端,坏事做尽,即便他形状俊美,你们会觉得他英俊吗?

同学:不会,因为“相由心生”。

主持人:那么,莲的“心”是怎样的?她的“相”又表现出怎样的品格?

同学:莲在淤泥中生长,花与叶却不占污泥,就好像人在大千世界,总有人受他人蛊惑而迷乱内心,也有人秉承初心而志存高远。

主持人:品质高洁、不染尘世,从古至今,具有莲一般品格的君子比比皆是。

同学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

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就此的来。

张英便是君子,不予他人计较,不私惠家人,有卓绝的气度和容忍的雅量,就像莲花一样,独自开放,从不予他人争抢。

主持人:懂得谦让是君子,宽宏大量是君子,不计较不争辩更是君子之风,莲亭亭的开着,不与世人争,不与群芳争。

同学B:“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持原则;换了是小人,就胡作非为了。

很多人会因为困难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就像偷盗是因为贫穷,食人是因为饥饿,但君子并不能因为环境的极端而改变自身的本心。

屠呦呦院士,在艰难的环境下发现了青蒿素,不管条件如何艰苦,资金如何短缺,他和他的团队,宁肯以身试药,也要继续研究,尽管得到了诺贝尔奖,她的研究仍然不停歇。

屠呦呦院士的坚持,就是不忘初心的最好象征。

主持人:人生漫长,很多人出发太久了,竟然忘了为什么上路,终究被世俗湮灭。而坚持本心的人,却永远独立于世。就像莲一样,千年的莲子,仍可盛开,是因为它从未改变初心,若莲经历千年随着外界环境而改变,可能莲早已不是莲。

同学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所以,当遇到问题,或者面临选择,君子会首先以道义的标准去衡量,最后做出选择。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在家国大业面前,他选择道义,而面对权利与金钱的诱惑,当年的中国,又有多少人投敌卖国。

君子不慕名利,而小人则沾利就走,像莲花一样高洁的是君子,与世俗混为一谈的是小人。

主持人:没错,就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会被世俗习气所玷污、所影响。

同学D: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庄重,心境平和,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带有攻击性,充斥着骄矜的气息。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有一天出门,车夫驾车,坐在伞下,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家后,他妻子要与他离婚,车夫问其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满各国。他今天坐在车内,智谋远虑,态度谦逊。可是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但在前面趾高气昂,骄傲自满”自此,车夫渐渐收敛,被晏子推为大夫。

就像莲花,没有傲人的颜色,没有华美的外表,美的清雅,美的高贵,美的不炫耀,这便是君子之风。

主持人:君子之风难得,莲子之雅少见,我们要学会莲的处世之道,才能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同学E:志洁行廉、不慕名利

诸葛亮贵为蜀国宰相,却一生清廉,在《又与李严书》中道“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在《后出师表》中道“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是一代名相最后的要求。

有人终其一生追求名利,有人终其一生贪爱钱财,但真正的君子不会被凡尘俗世所困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克己奉公廉政为民,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主持人:我们虽不是诸葛亮一样的人物,但身为普通人,也当有莲花一样的志趣,志洁行廉,不为凡尘俗物困扰。

同学F:自尊自爱、洁身自好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畏权贵为官公正的包拯吗,皆是洁身自好的例证,

战国时期楚大夫屈原,因不与同朝贪官同流合污,被人陷害遭流放。一天他来到湘江边上,一个渔夫见后问道“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故意说“世道浑浊,你为何不搅动泥沙推波助澜?何苦洁身自好,落得如此下场。”屈原说“我听说一个人洗头后带帽,要先弹去帽上的灰尘,洗澡之后穿衣,要先抖直衣服,我怎么能使自己洁净的身躯被赃物污染呢?”

我们生在纷乱的世间,却往往随他人的思想而左右,就会出现衣服污染了人,灰尘沾污了身的情况,其实,只要本心不变,何惧外物之变。

主持人:自尊自爱,不贬低自己,洁身自好,不沾污自己,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才能不被人“亵玩”。

同学G: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不仅没有听他的话,反而作诗一首表明心意“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在所有人都做一件事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看这件事该不该做,世俗间有太多不该做而许多人都在做的事,但君子不会做。坚持本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莲花教会我们的,也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主持人: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君子不争,小人不让。君子和气,小人斗气。君子助人,小人伤人。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心如针芒。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主持人:君子如莲花,她品质高洁、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随世俗,接下来,让我们填写一个调查问卷,看看我们与君子有多近?

第三部分:莲问调查——填写调查问卷

Q1:在一个人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过不该做的事?

A、有B、没有C、不知道

Q2:在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行为与在众人面前无异吗?

A、不是B、是C、不知道

Q3:有没有做过“随大流”的事?

A、有B、没有C、不知道

Q4、在周围人都做错的时候,自己可不可以坚持己见?

A、不可以B、可以C、没遇见过

Q5:有没有随人群一起闯红灯?

A、有B、没有C、不知道

Q6:有没有忌惮他人的权利或威严而改变自己?

A、有B、没有C、不知道

Q7:有没有做过违背本心之事?

A、有B、没有C、不知道

Q8.:在你看来,当下社会“君子”常见吗?

A、不好说B、比较常见

C、非常常见D、几乎没有

Q9.:你认为自己算得上“君子”吗?

A、是B、不是C、不好说

Q10.:以下关于君子的诗句,你最推崇的是哪些?(任选三项)

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E、君子道者三: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F、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G、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H、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I、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J、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K、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L、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M、君子之交淡如水

N、有所为有所不为

O、士不可不弘毅

Q11.:在你看来,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

A、文(修养)B、信C、孝D、礼E、独(独立)

F、良G、和H、慧I、勤G、仁

K、恭L、宽M、义N、其他(请自填写)

Q12.:你希望是君子吗?

A、不希望,当君子吃亏B、希望,应该做君子C、不好说

Q13.:在你看来,我们当下社会需要君子人格吗?

A、非常需要B、比较需要C、不好说

D、不太需要E、不需要

Q14.:在你看来,现代社会君子应该做到什么?

A、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当B、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

C、重义轻利,追求高尚的价值观D、对人有爱心

E、文质彬彬的气质修养F、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G、有克己之心和成人之美的宽广胸怀

H、守信用、讲原则I、有远大抱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J、谦逊、尊敬长辈K、其他(请自填写)

Q15:你是不是一个君子?还有哪些不足?

第四部分:君子游戏

主持人:填完调查问卷,想必同学们心中都对自己和君子有了新的判断,那么让我们再玩几个游戏。

主持人:让我们看一张图片。

主持人:莲花即便身处污泥,花叶落上水珠,仍可孑然一身傲立人间,不沾湿自己,那么,我们人呢?

主持人:我这里有一杯水,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将手伸进去,请问,他的手会湿吗?

同学:手会湿。

主持人:那怎样你的手才不会湿呢?

同学:不伸进去?或者把手上包上塑料袋。

主持人:我们都希望自己永远没有在河边走的日子,因为谁都会害怕“湿鞋”,但是人生在俗世,谁又能一直活在好的环境中,那么,同学说包上塑料袋,这塑料袋是什么?

同学:是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的包裹才能更好的坚定自己,让不好的东西隔绝于心之外。

同学:是信念,因为有了信念的坚持才能不忘初心,不让繁杂的念头攻破防线。

主持人:我们要努力的学习知识,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因为有了知识和信念的包裹,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坚持本心。

主持人:我们再玩一个游戏,伸出两只手,五指张开不许合上,下面,把一只手放进抽屉,另一只手举在桌面。坚持一分钟。

主持人:在桌下的那只手,有谁没有合上五指?

同学们议论纷纷

主持人:可见,在桌上的那一只手,只有三个人合上了五指,而在桌下的那只手,只有两个人没有合上五指,这说明什么?

同学: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会偷偷摸摸的做小动作。

同学: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做一些不允许做的事。

同学:在一个人的时候,很难坚持以往的原则。

主持人:这就是君子慎独的道理,在人群中,我们可以坚守道义,可在没有人的时候,我们独自做事,谁还能保证自己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呢?君子慎独,即便是君子,仍然在独处时小心,何况是我们,有没有人在老师看不着的时候睡觉?有没有人在家长不注意时玩游戏?君子慎独,在独处时,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更上一层楼。

第五部分:我解莲语

主持人:上周我们去丛台公园参观了莲花,接下来,让我们进入这个单元“我说莲花”。

主持人:这些是同学们向班委会发来的莲的图片,让我们逐个来讲述。

第一组:

同学A:初中时,我和家人曾到杭州西湖游玩,这两张图片,便是康熙皇帝题写的“曲院风荷”之景。和我们在丛台公园看到的莲花池不同,那里有上百个品种的莲花,人在小桥上经过,有如在莲中行的感觉。

同学B:杭州西湖是观赏莲最佳的地方,我们河北也有承德避暑山庄、白洋淀等观赏区,广东、武汉,中国许多名胜的池塘里,都有莲的身影,可见,无论南北,莲的开放,并没有过多的挑剔。它的生长力旺盛。有研究表明,莲子即便在90度的水里处理2小时,莲子仍然有很高的存活率。

同学C:随遇而安,入乡随俗,如果人类世界里多赋予这样的品格,或许会少许多争斗与不适,多很多娴静与淡然。莲,便是这样一种生物,亭亭的开着,却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

第二组:

同学A:这是我们从网上找的莲的图片,第一张含苞待放,称为菡萏,第二张花已盛开,称为鞭蕖,人们对莲的称颂,多是以花为喻。初中的课文《爱莲说》便是对莲最好的解读,清雅高洁、出尘不染、遗世独立。

同学B:莲花,花片片分明,叶朵朵分开,每一片花瓣上都不会沾染泥土的气息,我们要做莲花一样的女子,花开为美,含苞亦美,自尊自爱,洁身自好。

第三组:

同学A:这是莲藕,也就是莲的茎。莲藕是很好的中药材,也是很好的食材,但只有被挖出的时候,才会被人注意,但莲藕是整株莲的养料汲取地也承载着整株莲的养分运输。但,谁会观赏莲藕的美呢?

同学B:莲藕美味,却不美观,她深埋地下,纠缠于污泥之间,少了叶的清香,没有花的艳丽,却无私的为花与叶输送营养,也可整个被人所食用。这便是淡泊与清丽,这便是无私与奉献。

第四组:

同学A:这是莲子,它既可以入药,也可以用作食材,而莲的籽,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顽强的生命形式。莲的种子可深埋地下千年之久,千年后仍可萌发。前些日子据媒体报道,北宋的莲子在山东出土,近日被种植于杭州西湖,仍生出嫩绿茎叶。

同学B:;莲子是坚强、隐忍的象征。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千年来,仍能秉持本心,待适宜时绽放。

同学C;千年前的莲子,吸收了千年的风霜,却仍有千年前的初心,这不正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共谋复兴”的最好象征吗?

同学D:执着于信仰,坚守着孤独,莲子就像君子,君子和而不同,莲子忍受孤独,而君子“不为外撼,不以物移”。

第五组:

同学A:这是我们组拍摄于丛台公园的图片,两边莲叶已展,却很少见莲花的开放,走进莲花池,清香似有似无的飘入,原本路旁玩笑的我们,渐渐地安静下来,人们往往以花为美,很少有人喜爱绿叶,可莲的叶,与其他植物不同,它可入药,可观赏,莲叶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还有多女孩用荷叶茶减肥,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也将莲的叶与花放到同等的位置上来观赏叶的美。

同学B:莲叶不沾水滴,不染泥土,承载着整株莲花的光合作用,她代表着高洁、独立的人格,也象征着莲叶的的深明大义的奉献精神和默默无闻的低调品格。

同学C:做人也要像莲叶一样,不可因外物的污秽改变自身,更不可因自身的作用而出头炫耀,需要时可衬托花的美,必要时也释放自身的美,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为家庭、为集体、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D:莲叶独自清香,没有花的媚,没有籽的味,却成片成片的开放着,美丽着,这次丛台之行,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莲,最后,让我们以一首自创的诗结尾“丛台可观莲,莲叶何田田,清雅独遗世,亭亭立水鸢”

第六部分:我谈“莲”想

主持人:我们观赏了莲花,了解了君子,分享了每个人对莲花的感悟,那么不妨让我们谈一谈,我们面对着莲与君子,还有什么不足吧。

同学A:在所有人都玩游戏的时候,我也会玩游戏,甚至有时候想学习,却仍然没坚持住自己,以后我要像莲花一样,做一个君子,耐得住寂寞,坚持住本心,不为外撼,不以物移。

同学B:许多人都喜欢贪小便宜,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因贪小便宜而窃喜,下一次,我不会因为对方看不到就故意贪小便宜,而会做一个君子,表里如一。

同学C: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玩游戏,因为没有人监督,走在路上没有人看着,我们也不会把纸扔进垃圾桶,下一次,我要做一个像莲一样的君子,不因为他人没有







































百癜疯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sltx/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