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的秘验方
网站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 发热部(外感、内伤) 表寒里热 外感风寒兼内食煎炒后引起发热,或恶寒,口渴,咽干痛,咳嗽,咳痰,胸闷痛,鲜马兰丹,鲜车前草各适量,水煎服。 夹阴伤寒 高热,头重,全身酸楚,眼花,舌苔黄 鲜旱莲草50克,米酒适量,捣烂取汁服。 气虚感冒 感冒迁延不愈,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玉屏风散 黄芪克,白术60克,防风60克。为细末或丸,每服9克。 气虚血亏发热 发热常在劳累后复发或加重,热势或高或低,头晕,乏力,自汗出,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苔白,脉弱。补中益气汤 黄芪15克,人参6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3克。水煎服。 夏季热(查不出任何疾病的无名高烧) 石斛12克,生芪9克,龟板15克, 黄精9克,丹皮6克,枣皮6克,云苓6克, 淮山9克,条参9克,五味子3克,寸冬9克。 水煎当茶饮,每天二次。 高热神昏,抽筋 鲜牛筋草克,水煎去渣,加食盐少量,频服。 小儿高热 鲜芙蓉叶适量,鸭蛋两个,捣烂加入蛋清,敷肚脐眼。 小儿脾虚发热 每日下午发热,手足心热,疲倦,不思食。 狗尾草穗15克,水煎服。 杂部 一,解酒 葛花20克,开水泡服。 枳椇子果也可解酒。 二,冻疮 验方1 当归,桂枝,白芍各9克,细辛,木通各3克,炙甘草6克,大枣4个。水煎服。 三,烧伤 二度或三度烧伤,高热不退,合感染。 黄瓜香叶,地锦草,地瓜子(地蜈蚣)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晒干研末,用时以冷开水调成稀糊,最好用丝瓜藤汁调药,腊纸摊成大块外贴患处,干后及时另换一张。 说明:取鲜丝瓜藤汁的方法;将鲜丝瓜藤砍一边,用玻璃瓶接开口处,一天可取汁—毫升。切不可完全砍断。 四,肥胖 山楂30克,荷叶20克,陈皮6克,白茅根20克,枸杞20克。当茶饮。 五,小儿睡中磨牙 南天竹茎,叶9克,水煎服。 六,肠道寄生虫 腹痛腹胀,面有白斑,唇上有虫疹斑点,腹痛时发时止。嗜食生米,泥土。 鹤虱、苦楝皮、槟榔、使君子配肉汤送服。 或单用鹤虱末配肉汤吞服。 七,雷诺病 肢端皮肤呈短暂的苍白、青紫、潮红颜色变化。 桂枝15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 归尾10克,细辛4克,红花10克, 姜黄10克,通草6克,路路通10克, 白芥子(包煎)6克,桃仁10克, 熟地20克,炙山甲6克,麻黄6克。水煎服。药渣浸泡手指,疗程1~3个月。 八,疟疾 柴胡9/30克,黄芩9/12克,半夏10克, 长山6/9克,草果9克,槟榔9克, 乌梅5克,生姜3片,大枣3/5枚,炙甘草3/6克 水煎服,必须有一次在发作前3/4小时服用。 大便干秘者加生大黄3/9克。 发作时热多寒少,甚至只发热不发冷,出大汗,口渴思冷饮者加生石膏30/60克,知母9/12克。 发作时主要是发冷而不觉发热或发冷时间很长,发热时间极短且较轻者,加桂枝9/15克,白芍9/15克,吴茱萸6/9克。 久病不愈,体渐虚弱者,加党参15/30克,何首乌15/30克。 九,外伤 1,蜂蛰伤,芦荟汁外涂 2,刀伤止血,芦花撒创面上,加压包扎。 十,血证 吐血,咯血,出鼻血,尿血,月经过多 旱莲草20克,仙鹤草15克,白茅根30克。 水煎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sltx/10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元宵中药灯谜
- 下一篇文章: 润羲周易王氏传读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