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
中式 君语 + 四月,芍药披晴,牡丹临槛,牡丹若要折枝插花,可与腊梅相同,先烧折处,再以蜡封,亦可用蜜养,无蜡无蜜,则以葱白代替,味道却少一分,此法适用多数木本植物,这春日,堪折枝。 1 白 1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韦庄《白牡丹》 1 红 1 绿艳闲且静, 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 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 牡丹和芍药相类, 只是的文化意象不同, 牡丹雍容华贵, 芍药则旖旎多情。 看牡丹,不宜寒俭, 要大朵的才富贵, 当如“鶗鴂声中双阙雨,牡丹花际六街尘” “十里散香苏地脉,万花低首避天人”。 皆是富贵之语。 1 黄 1 芳菲触目已萧然, 独著金衣奉老仙。 若占上春先秀发, 千花百卉不成妍。 ——司马光《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1 粉 1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其一》 1 紫 1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意夸天下无双艳, 独立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牡丹》 宋人李格非, 在《洛阳名园记》中记载: “花园子洛中花甚多种, 而独名牡丹曰花王。 凡园皆植牡丹, 而独名此院曰花园子, 盖无他亭,独有牡丹数十万本。 凡城中赖花以生者,毕家于此。 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 可见赏牡丹确实要有富贵做派。 1 青 1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1 玫 1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1 绿 1 偶然相遇人间世, 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 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赏牡丹》 《长物志》云: “牡丹用文石为栏, 参差数级,以次列种。 花时设宴,用木为架, 张碧油幔于上,以蔽日色。 夜则悬灯以照。 忌与芍药并列, 忌置木桶及盆盎中。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始于南北朝, 据《太平御览》记载: 南朝宋时,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 1 黑 1 春烟笼宝墨, 入夜看来难。 恐奏清平调, 杨妃砚滴干。 ——程先贞《黑牡丹》 1 橙 1 洛阳人惯见奇葩, 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 满城方始乐无涯。 ——邵雍《洛阳春吟》 1 彩 1 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娇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 同似吾君忧稼穑。 ——白居易《牡丹芳》 唐朝时, 无论宫廷还是佛寺道观, 乃至普通人家的宅院, 种植牡丹都已十分普遍。 唐明皇时,有献牡丹者, 时贵妃匀面,口脂在手, 印于花上,诏栽于仙春馆。 来岁花开,瓣有指印,名为一捻红。 单瓣 绝代只西子, 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 天上漫夸兰。 ——白居易《牡丹》节选 1 重瓣 1 绝代只西子, 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 天上漫夸兰。 ——白居易《牡丹》节选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 芍药与君为近待, 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 辜负秾华过此身。 ——罗隐《牡丹花》(节选) 牡丹开的好,能不能吃?一定是有人要问的,古有好事者以牛酥煎牡丹花而食之。’牛酥,既为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此事今日为人所知,多亏了苏东坡,《雨中明庆寺赏牡丹》诗云:‘故应未忍着酥煎。’又诗云‘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既是牛酥牡丹了。“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千古词人一吃货,却未曾忍心对牡丹下手,可见我苏流风余韵。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牡丹》 似共东风别有因, 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 ——罗隐《牡丹花》(节选)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 占断雕栏只一株, 春风费尽几工夫。 天香夜染衣犹湿, 国色朝酣酒未苏。 ——辛弃疾《鹧鸪天》(节选)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 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赏牡丹》 1 香蕊 1 牡丹芳,牡丹芳, 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 百枝绛点灯煌煌。 ——白居易《牡丹芳》节选 牡丹花品冠群芳, 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 百般颜色百般香。 ——邵雍《牡丹吟》 南北梅枝噤雪寒, 玉梨皴雨泪阑干。 一年春色摧残尽, 再觅姚黄魏紫看。 ——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苏轼《吉祥寺花将落而 陈述古期不至》 锦园处处锁名花, 步障层层簇绛纱.。 斟酌君恩似春色, 牡丹枝上独繁华。 ——薛蕙《无题》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本文图片源自金石书画录整理蒋扬孙《百种牡丹谱》,部分文字来源逸梅先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pzff/10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地正气,做清官可与日月争光
- 下一篇文章: 选主药宝典症候用药和脏腑用药全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