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昌共识与分歧民国时期ldquo中
白癫风如何处理 http://m.39.net/pf/a_7585947.html摘要:“中药科学化”是民国时期中、西医药界在“中医科学化”的过程中,面对中医理论难以科学化的困境和有些中药确有实际疗效的境况下,逐渐形成并为各方较易接受的一种思想与实践。但在如何“中药科学化”上,中、西医药界由于各自立场、地位以及科学认知的“非均质化”特征,主张纷呈,出现“以‘科学’阐释或附会中药药理”“中药西制与科学国药”“真正的科学化”等多种实践路径。这种多元实践反映了中西两种知识体系、中外两种资本的复杂互动与纠缠,体现了现代化形塑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关键词:中医科学化;中药科学化;实践路径;多元“中药科学化”是近代在外来科学知识的冲击下,在“中医科学化”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来。由于“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存在困难,而中医所使用的部分药物、验方又确有实际疗效与科学化的价值,致使中西医药界对“中医科学化”争议较大,而对“中药科学化”较易取得共识。但中、西医药界又由于在科学认知以及立场、职业地位等方面的区别,对如何“中药科学化”存在争议,纷纷提出不同的“中药科学化”主张及其实践路径。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中医药“科学化”的考察存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6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新中式和明式家具继续引领全中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