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故事,有酒更好李时珍
点击播放,与你一起晨读 李时珍(—)字东壁,明代湖北蕲州人。曾官楚王府奉祠正、太医院御医。晚年移居蕲州雨湖之滨,著书立说,自号“濒湖山人”,世代业医。毕生从事医学、药物学研究、常年深入民间。历时27年著就医药巨作《本草纲目》,兼著有《蕲蛇传》《奇经八脉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等。 李时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四代业医,其父李言闻医儒兼备,对李时珍的一生都留有深远的影响。 小故事一玉石报喜,小儿偏喜药草 相传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在雨湖捕鱼时不停地捕到一块白玉石。玉石告诉李言闻:“先生得子在今日,贵子出世时运转。”果然,当天李夫人产下一子,时来运转,极为珍贵,这便是李时珍名字的由来。 传说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也说明了李时珍受到后世的崇敬。 但事实上,伴随小时珍出世的,并非顾景星《李时珍传》中的“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相反,小时珍刚出生时十分瘦弱,小嘴一开一合,似哭却无声。 两岁时,小时珍患了小儿咳,一口气能连着咳出四五声来。正巧李父外出问看诊,没人给小时珍开药吃。时珍娘不懂,看到小时珍站在屋中嚼甘草,只以为是小儿胡闹,便伸手抢过甘草。神奇的是,第二天一早,小时珍的咳嗽就奇迹般地好了。 三岁的小时珍已经每天在院子里摆弄花花草草,他学着父亲的样子,时而低头看看,时而用小鼻子嗅嗅,摇头晃脑地好似小大人。李父的朋友觉得好笑,便问小时珍这些花草的名字。没想到,一个三岁小儿仅全无答错。李父见小儿子如此喜欢花草,也便开始教导小时珍花草的知识。 李父有心栽培小儿从儒入仕,时珍读书也异常聪慧用功,但三次科举落第磨灭了时珍为官的想法,而社会风气的腐败,更坚定了时珍弃儒从医的信念。 十多载寒窗苦读,为时珍转向医学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其中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四书五经中包含的天文、历法、地理、农学、生物、矿物、工艺等科学技术知识尤为重要。而学识实践丰富的李父成了时珍最好的严师。 而学医途中发现古书的重重缺漏,使时珍日渐萌发修新草本的念头。在李父多年的教导,辅之自身的天赋努力,已具有一定境界的医学水平。更超脱原有医学,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小故事二灯花奇症 富顺王朱厚焜(楚王)的孙子得了一种怪病。食不下咽,肌黄面瘦,精神萎靡。病症持续了近两年,连御医也束手无策。王府的人遇上李父外出,便把青年时珍带回府中看病。 时珍诧异富人家的孩子竟如此消瘦,细问之下,原来小孩喜吃灯花(灯芯余烬结成的花状物)。这是因为小儿得了钩虫病,肚里有虫,御医用人参灵芝进补,实则养肥了虫子,增强了虫子的繁殖能力。时珍对众人道出病因,以“使君子”“百部”等药开方。一盘银子,时珍只取一小块——“当取之值”。 几日后时珍又被请到王府,见那孩子面泛红光,体态稍丰,病已好转。 时珍认为,治病固然重要,但预防更为重要。《本草纲目》“瘟疫”一病便收集具有预防传染流行的中草药达种之多。而让时珍名噪当时的,便是治理瘟疫的“熏蒸预防法”。《本草纲目》: 病人衣: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于甑(zeng煮饭瓦器)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卷三十八·病人衣条)。 苍术:烧烟熏,去鬼邪(卷三)。 白茅香、矛香、兰草:并兼汤浴(卷三)。 明嘉靖三十七年春天,为修本草,时珍拿着医院。当时社会炼丹大行,嘉靖帝十分信服炼丹方士,并且开始服丹,把丹石当作长寿的唯一灵药。社会几乎成了方士道人的天下,百官百姓怒而不敢言。 而长期服用丹药,嘉靖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脸色灰暗,甚至行走不稳。朝臣百官为皇帝的身体担忧,但却无人可管帝家事。 小故事三五彩龙粪 一天,嘉靖皇帝走出寝宫时,没站稳差点摔下台阶,幸好被太监及时扶起。正巧轮到时珍值班。问过病症,时珍略一思索,提笔写下药方:菰笋一斤,佐鲫鱼做浓汤,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服三日,禁蜜食和巴豆。 复诊药方则为:龙葵一釜,煎水饮之。另牛膝酒两瓶后饮。 服药次日,皇上来时阵阵腹痛,但并不厉害。半晌午便开始出恭,而那出来之物,五彩斑斓,还闪闪发光。没多久,太医院里都知道皇上拉出多彩之物的事情… 太监传话来问那是何物,时珍冷静道,这些所下之物都是皇上龙体之内的丹石之毒,如今从龙体中排出,是天大的好事。 太医院院使和院判问此方子个中玄妙,时珍道,北宋苏颂先生和唐代藏器先生都说此药可治丹石之毒。虽是头一回开这治丹石之毒的方子,还是用在皇上身上。正是有二位先贤给了时珍胆量和信心,他才敢开出如此大胆的药方。 历时多年终成新草本 一年太医生涯之后,时珍意识到,朝廷跟帝王沉醉炼丹,已不可依靠。唯有潜心才能完成修著新草木的目标。于是时珍回到家乡,深入民间,亲身实践。坚信实践出真知的时珍,协次子建元与学生庞宪游历各地,考究各类所需标本的生长,了解习性,分析药用。 公元年,年过51岁的时珍,结束了外出采药的活动,回到家乡,举家开始编纂《本草纲目》的紧张阶段…… 年,时珍从35岁开始编纂《本草纲目》,到61岁完成最后定稿,历经27年,中原完成这部人类社会上的医学著作。 《本草纲目》约万字,共分52卷,收载药物种,其中有种是李时珍新增的,另有药方副。 历经艰难险阻终成新草本,但《本草纲目》开始刻印不久,时珍便染疾卧榻。 明万历二十一年()初秋,76岁的李时珍离开了人世,一生为《本草纲目》奔走,为百姓问疾的名医,终究没能看到新草本的出版。李时珍逝世后三年(年),《本草纲目》印成。 虽没有统治者的重视,但百姓的辗转传抄和传刻下,《本草纲目》在全国范围内日益广泛地流传开来。时珍希望新草本得到广泛流传的愿望,人民替他实现了。 一日一方,一方一品 十大大补膏(本草纲目) —《END》— 人的一生大约会遇到万人 但相知的几率不足0. 如果你恰巧遇到我 记得这是命中注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5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片叶子的时间,能发生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