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薯蓣丸是膏方组方的最好典范
薯蓣丸是东汉张仲景治疗“虚劳”的经典方剂,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由二十一味中药组成,组方十分神妙。目前,为了开好群众满意的膏方,我反复温习古今名方,觉得经方薯蓣丸是膏方组方的最好典范。 薯蓣丸方药源流: 薯蓣丸原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6条,说:“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干地黄、麯、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窮、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薯蓣丸主治虚证兼顾外邪: 薯蓣丸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虚劳诸不足”即为阴阳气血俱不足的虚劳病人,易被外邪侵袭而患各种病症,如头目昏眩,心中烦闷,骨节烦疼,腰背酸疼,饮食减少,羸瘦百病等。现代研究已证实,该方能明显增强患者体质,广泛用于临床慢性虚损疾病,如正气虚衰易感冒、各种疾病易反复者,体质虚亏、形体瘦弱,癌证术后、化疗、放疗后调理,亚健康等。 薯蓣丸方药旨在扶正祛邪: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仲景首重脾胃,方中重用薯蓣(淮山药)为主药,大枣百枚、甘草二十八分为辅药,使脾胃健运,气血阴阳化生有源。佐以四君补气、四物补血、麦冬、阿胶滋阴,干姜温阳,此十三味共呈补气血阴阳诸不足之功,达到扶正目的。又伍桂枝、防风、柴胡散风祛邪,豆黄卷化湿和中,麯(即神曲)消食健脾;使以桔梗、杏仁、白蔹理气开郁。诸药合用,健脾益胃,气血并补,阴阳和调,执中州以灌四旁,扶正气以祛风邪。 薯蓣丸绝妙组方给我的启示: 药物剂量轻重分明:方中主辅药的剂量独重:主药薯蓣(淮山药)三十分,辅药大枣百枚、甘草二十八分,三味药总量占全方的五分之二以上,这就十分明显突出了调理脾胃的极其重要作用。使药的剂量独轻:如白蔹二分,为方中最小量,是薯蓣的十五分之一,使主辅药又具清热开郁作用。其他佐药剂量都在五至十分之间,是主辅药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协助主辅药扶正祛邪作用。组方剂量如此之妙,真是不可多见。 善于组合名方:本方扶正药实际上是选用双补阴阳的炙甘草汤(去麻仁);配伍外调营卫、内调肠胃的桂枝汤;合四君、四物的双补气血;祛邪药妙用桂枝、防风、柴胡三阳合治,桂枝擅长散太阳之邪,防风散阳明之邪,柴胡散少阳之邪,使外邪在三阳得以消散。方中又用温阳干姜三分合甘草辛甘化阳;芍药六分合甘草酸甘化阴,如是又见阴阳并补之妙。 根据脾胃特性:脾喜燥而恶湿,主消化饮食,若脾胃气虚运化不利,则易生湿积食,故再配豆黄卷化湿和中,麯(即神曲)消食健脾。脾升胃降,方中入桔梗合柴胡之升,白蔹合杏仁之降,以恢复脾胃气机之升降出入。方中用阿胶七分、麦门冬六分、干地黄十分,少用滋腻之品旨在保胃气。 注意服药方法:本方方后注“炼蜜和丸、”“空腹酒服”、“一百丸为剂”。此因蜂蜜补而不燥,滋而不腻,为补养脾阴之良药;以酒送服,目的在于借酒辛通,助药力发挥。“一百丸为剂”,即以“一百丸”为一疗程,不能速效,当长期服用,慢慢改善气血阴阳诸不足的体质。 活用经方提高膏方质量:在制订膏方时要根据患者体质虚实,病邪及证候的不同而辨证用药,并要进一步吸取薯蓣丸组方经验时还要灵活加减,若气虚较重,可加重四君子汤药量;血虚较重,则重用干地黄、芍药、当归、阿胶、大枣。又如阳虚明显,可加重干姜用量,减小麦冬、干地黄等用量,或可加附子温振阳气;以阴虚显著,可重用麦冬、阿胶。在邪实方面,视痰、湿、瘀等分别加用其他祛痰、化湿、行瘀理气药物。总之,要掌握仲景组方法度,活用经方,对提高膏方质量与疗效是大有裨益的。 薯蓣膏的制作: 处方:山药克,生晒参克,白术克,茯苓克,炙甘草克,当归克,白芍克,熟地克,川芎克,肉桂克,大豆卷克,麦冬克,杏仁克,柴胡根克,桔梗克,阿胶克,干姜克,防风克,白蔹克、红枣克 辅料:核桃肉克、黑芝麻克、冰糖克 制作:核桃肉、黑芝麻及生晒参分别碾粉备用。其他药除阿胶外,水煎3次,过滤去渣,文火浓缩;加入核桃肉、黑芝麻及生晒参粉,阿胶加黄酒炖化后,与冰糖一起收膏。每次服用15克,1日2次,开水冲服。 适用人群:恶性肿瘤患者常规体质调理,结核病,血液病,慢性胃病,慢性肝病,痿证等也多用。患者多体形消瘦,贫血貌,疲惫乏力,头晕眼花,多伴有低热,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骨节酸痛,大便易不成形者。 注意事项:本膏药需常服方能有效 转载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2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竹康宁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梗
- 下一篇文章: 红白机64合1大回顾忍者君和忍者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