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致中和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方中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四君子汤是著名古方剂,也因此有专门介绍的同名图书出版。 脾胃气虚症。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人参(去芦)(10克)白术(9克)茯苓(去皮)(9克)炙甘草(6克) 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 该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具有调整胃肠功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压上升,改善休克的功能。 ⒈消化性溃疡病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三棱10克,乌贼骨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尤其对脾虚型的患者效果较好。 ⒉慢性胃炎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10克。每日工剂,水煎服。 ⒊慢性肝炎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柴胡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⒋子宫肌瘤用该方加味: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3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⒌经前紧张综合征用该方加黄芪20~40克,附子10~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有满意效果。 ⒍小儿低热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6克,炙甘草3克,山药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此外,该方还可用于胃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 龚瑜轩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2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典方剂治疗脾肺气虚的四君子汤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药养生经方系列4四君子汤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