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调肾补脾的高手
诸葛亮说「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脏腑调和,形体渐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大病初愈,身薄体弱时应服用诸葛亮口中所述的「和药」,而「四君子汤」就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冲和之德,故为君子 「四君子汤」,出自宋徽宗年间陈师文等校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又称白术汤,材料主要有有人参、茯苓、白术和炙甘草四种,为什么人们会叫它「四君子汤」呢?这是因为该方中四味药的品种独特,有君子之风。如人参,甘温大补肺脾元气,为君;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为臣;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佐;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小小的一味药,却「君臣佐使」俱全,且四者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就像四位风度翩翩的真君子,所以名之为「四君子汤」。清初三大医家之一的张璐称其「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 历代文人墨客对「君子」的诠释也是举不胜举。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有可为有可不为、君子寡欲、君子博学等。可见君子一词之重。 在《神农本草经》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这四味药同位于上品之列,在神农时期认为是养生益命、延年益寿,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以此体现其当时的「社会地位」,故谓之君子。 在功效上,四药共奏健脾开胃,补中益气之功,补而不滞,补中有泄,被誉为「补气之祖方」。 曾为宫廷秘方,补气回血 关于四君子汤的名由,还有一种说法,《神农本草经》当中记载,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药皆为「君药」。什么叫「君药」?就是能独立治疗一种疾病的药物,该方四味药都有独当一面的奇效,所以它们都是「君药」,四位「君药」匹配在一起,故称为「四君子汤」。 大多数人听到人参,或许相信,但是对于其他三味药可能有人心存疑虑,那就以茯苓为例介绍。茯苓本身就有补肾渗湿的妙用,对于治疗脾虚运化失常引起的泄泻(拉肚子)、带下(妇科疾病),有标本兼顾的神效。茯苓还可以宁心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心悸、多梦、健忘等。 《红楼梦》第六十回,提到了一种滋补食品—茯苓霜。据说慈禧晚年经常食用一种叫做茯苓饼的小点心。这两种补品主要成分都是茯苓。 「四君子汤」向来被宫廷视为气血双补的秘方。清宫医案里提到,雍正、乾隆不仅自己常进补「四君子汤」,还常常赐给一些有功之臣。据《慈相医案》记载,光绪三十四年,慈格太后染疾,太医张仲元、李德源等奉命赶往医治,太医用「四君子汤」另加「保宁半夏三钱」煎服而愈。 「四君子汤」被御医施用与最高统治者,足见它的功效与信誉。 现如今,「四君子汤」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并因其性温质和,已成为几乎所有因脾肾虚弱导致的气血不足患者必备的补气回血良方。 四君子汤做法 食材:鸡腿两只,酒,适量调味品。 做法: 1.配齐人参9g、茯苓9g、白术9g和炙甘草6g,放入剪布袋,放入锅底,再放入焯过水的鸡腿、适量的料酒与水。 2.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至鸡腿酥烂为止,放入适量调味品可食用。 适用: 补气健脾。对消化力弱引起的胃口不好,腹泻、四肢无力、慢性病引起的气虚相当有效。 为什么四君子汤能补气血? 因为人的生长、发育、寿夭,全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和相辅相成,如果气血充盈、调和,则身强体壮,精力旺盛,疾病就不会找上门来;一旦血亏气损,两相不足,则衰老病死源源而来,人就不得安宁。 气血的生成全赖肾和脾。肾为先天之本,内藏精,精化血,「先天之本」亏损了,就会「根本不固」;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化为气血之养,后天之本受伤了,就算进食更多地「水谷精微」,也难补充人体的需要。 所以,补气回血的关键在于脾肾的调养。而「四君子汤」中的「君臣佐使」,个个都是调肾补脾的「高手」,且四味药完美搭配,效果极佳。 四君子汤所衍生的各种方剂 后世基于四君子汤基本方,衍生出的方剂用于补气血的非常多。 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用于补气祛痰,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胸脘痞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的病证。 香砂六君子汤,即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用于健脾化痰,理气止痛,主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面色无华等病症。 补气的四君子汤与补血的四物汤(地黄、芍药、当归、川芎)组合在一起,那么该复方即为八珍汤,能够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炙黄芪和肉桂,就是十全大补汤,便可温补气血。 在十全大补汤的基础上加上橘皮、五味子、远志,去川芎,即是养荣汤,则又能养心安神。 十全大补汤做法 食材:土鸡半只、后腿肉半斤、猪尾一根,加本方。 调味料:酒两大勺、盐少许。 做法: 1.土鸡切块,后腿肉切块后用开水汆烫过捞出。 2.猪尾剁小块汆烫过后加二片姜、一大勺料酒先熬煮四十分钟,再沥出汤汁。 3.将猪尾汤与鸡块、后腿肉一同放入炖锅内、并加入本方(用剪布袋装好),加酒与开水同炖一小时。 4.拣除料袋与姜片,即可食用。 适用: 1.温补气血。适用于疲劳倦怠、贫血昏眩、精力不足,或手术病后,大量失血之元气衰弱者食用。 2.有助于接受化疗或放射线治疗副作用之减轻。 趣事一桩 明代大医李时珍使用「四君子汤」还有一个故事:某日,李时珍路过某镇,镇上一位财主拿出前一个郎中开的药方说:「我吃了这药一点儿也不见效。」 李时珍一看,开的是四君子汤。给财主把脉,显示气虚,服「四君子汤」没错。他略思片刻,摊开纸笔,也写了四味:鬼益、杨木包、松腴、国老。李时珍让病人按药方连服半月。财主见这药稀罕,心中高兴,连服15天,果然药到病除。(之前财主依从性差,吃了才几天就停药,所以没作用。) 财主登门道谢:「还是您的药方灵呀!」 李时珍笑道:「我给你开的药也是四君子汤—人参的别称叫鬼益,杨木包也就是白术,松腴正是茯苓,国老和甘草本是同一味药啊!」 财主听罢,恍然大悟。 唐晔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2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建忠补气主方四君子汤
- 下一篇文章: 经典方剂治疗脾肺气虚的四君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