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之子——使君子

近日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字:热。站在树下,借它的阴凉整理下心情,却见头顶蝉儿唠叨个不停。要不,找它絮叨絮叨下。

你知道你好烦么?知了,知了。你知道你这是扰民么?知了,知了。…………不问了,反正也是只认错误、永不悔改的那款了。远处的花架上,使君子开得热烈、奔放,要不看它去。你没看错,使君子是个植物名,而且颜值颇高,它是天气越热开得越灿烂了,顶着烈日看它是高概率事件。使君子,使君子科、使君子属攀援灌木,也称留求子、仰光藤。最初看见这名字,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使君子=使唤君子?断句错了,其实应该是使君子=使君之子。它的名字来自一个人,因为它的药用价值。传说三国以前,使君子的药用价值还没有被发现,有一次,刘备的儿子刘禅肚子肿胀,不思饮食,各方医生束手无策,刘禅在野外的时候无意间吃了使君子的果实治好了疳积病,人们为了纪念他,遂将这种植物叫做使君子。使君是古代对州牧的尊称,刘备曾被曹操举荐为豫州牧,所以被称为“刘豫州”或“刘使君”。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人们因此将这种可以驱除蛔虫的植物称为使君子。还有其他类似的故事,不再一一去解读,可以肯定的是,跟君子无关。《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使君子原名留求子,云:“形如栀子,棱瓣深而两头尖,似诃梨勒而轻,及半黄已熟,中有肉白色,甘如枣,核大。治婴孺之疾。南海交趾俱有之。”虽说是传说,可是它的药用价值还真的杠杠的。要是你跟我同个年代的人,你一定记得小时候吃过的宝塔糖。小时候,每年爸妈都会让我几兄弟吃一种圆锥形的宝塔糖,它就是用一种叫做使君子的中药为原料做的,打蛔虫。尽管是药,可是在零食缺乏的年代,我们居然没有丝毫的抗拒。吃了宝塔糖,还真的能把身上的蛔虫赶出来呢,这个记忆太深了。对了,它的种子为中药中最有效的驱蛔药之一,对小儿寄生蛔虫症疗效尤著。

为了说它的名字,居然啰嗦了它的药用价值,貌似有点脱离我的主题了。其实,现在更多人把使君子作为观赏植物培育,反而作为药物的种子却是难得一见了。

在南方的城市里,它早就不是稀罕货了。它以它的高颜值傲视群雄。前几天,在北师珠校园溜达时,两个大花架上的使君子还是把我惊艳到了,尽管我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可是如此繁茂的使君子还是第一次见到。

远看,满架繁茂的绿叶之间,花繁叶茂,簇簇红花映衬,煞是悦目。近看,藤蔓交缠,一簇簇一排排地开在藤蔓上,红红白白的铺满了墙角,好像一群群美丽的小彩蝶在藤上翩翩起舞。更难得的是,走近上去,居然闻到花下传来的郁郁芬芳。

前面记录过的鸳鸯茉莉,我曾经因为它花色的多变说它是花中魔术师,可相对于使君子,鸳鸯茉莉是自愧不如的。使君子简直就是花中变色龙。

要是我把它说成是多情的公主,你会答应么?它不可谓不聪明,它为了不同的时间招惹不同的昆虫为它传粉,它一天到晚马不停蹄地更换新衣服,一早的时候它穿的是白色衣服,而且渐渐地就换成粉红色衣服,最后就换成了深红色的衣服了。

假如你有幸误入一个开满使君子的世外桃源,也许你不知道哪年哪月哪日,可你从使君子的花色中一定知道是多少点,是白天还是黑夜。

(图片由茄子提供)▼花分五瓣,花梗细长,像朵朵娇柔的美人低垂着头。▼叶对生或近对生,叶片膜质,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圆,表面无毛,背面有时疏被棕色柔毛,幼时密生锈色柔毛。使君子的美也引来文人墨客的赞叹。宋代佚名诗人所作的《使君子》一诗曰:竹篱茅舍趁溪斜,白白红红墙外花。浪得佳名使君子,初无君子到君家。此诗赞扬了使君子花的高洁与尽职,暗讽达官贵人是伪君子。唐代的元稹在《莺莺诗》中这样写道:“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闇澹妆。”看看这使君子的红花绿叶,仿佛古代美人“殷红浅碧”的妩媚衣装,清风过处,一身娉婷,摇曳生姿。(图片由茄子提供)一帆(惠州)《杠板归》

作者简介:

一帆,客家人,不小心闯入植物世界后欲罢不能,倡导“用眼睛扫描世界,用手机记录生活”,记录身边的花花草草,与自然相伴,发现身边的美。坚持耕耘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白癜风能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