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的花园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 平心而论,我并不是一个博物馆迷。只是新到一座城市,为了尽快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才喜欢到博物馆一探究竟。"客居金边的日子里,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我多次前往。第一次去参观这座博物馆是在年的“三八妇女节”,记得那是一个朗晴的下午,从售票处通往主馆的步道上散落着浅粉色的花朵,光影斑驳,薄如蝉翼的花瓣看起来很是梦幻;抬头望去,原来道旁一棵高大的粉花风铃木正值花期,在清风的吹拂下,满树的粉花宛如一个个小铃铛正在浅吟低唱,调皮些的稍微一用劲,便被风吹落在地上,这种浪漫的粉花被本地人称为“柬埔寨樱花”。步道两旁的花圃里是修剪整齐的草坪,魁梧的旅人蕉、高大的棕糖树、纤细高挑的槟榔树、修成大圆球的龙船花、各色盛放的三角梅、洁白雅致的缅雪花和开始进入花期的金链花,带着热带花园的浓情蜜意扑面而来。在这些花木间,伫立着一尊尊馆内藏品的复制品,既有神猴哈奴曼、象头神迦尼萨,也有阿布萨拉舞蹈女神。即便是仿品,因为经历了长期的日晒雨淋,也便有了历史的印记,见证了百年来的过往。博物馆的规模并不大,总面积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为平方米,馆藏总量虽然达到15,件,但由于展出场地和条件所限,展品仅有件。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有着不凡的经历,其前身是年建于前朝王宫内的高棉博物馆;4年后,博物馆被迁至别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馆舍建于年~年,是法国画家乔治.格罗斯列(GeorgeGroslier)依据高棉建筑特点融合法式建筑风格而设计建造的。年4月13日,时任柬埔寨国王西索瓦(KingSisowath)陛下主持了开馆仪式。瞧,这可是一家有着皇家血统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面是金碧辉煌的王宫,北面是充满艺术氛围的街,东面是开阔的王家田广场,西面毗邻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心思巧妙的园林式布局,使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既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又与周围环境自然和谐地融为了一体。坐西朝东的博物馆与王家田广场隔着一条幽静的马路,路两边种着全年花开不断的炮弹树(Couroupitaguianensis),柬埔寨人将它称为“无忧花”,三三两两的三轮车夫在“无忧花”的树荫下等着客人招呼。令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么一家藏品丰富而珍贵的博物馆并没有建造厚重的院墙,周遭只有一道一米左右高、半米左右厚的绿篱,临着马路热闹的一边,会在绿篱的里侧再密密地种上一排垂枝暗罗(Polyalthialongifolia),这种最高能长到8米的小乔木,树冠优雅、枝叶茂密、枝条柔软下垂呈锥形或塔状,高大密实的枝叶阻隔了外界的喧嚣;绿篱围起来的院内,有打理齐整的花圃,种的花木也是热带常见的乔木和灌木,比如榕树、夹竹桃、龙船花、扶桑、鸡蛋花、三角梅、黄蝉和棕榈科植物,再搭配一些蜘蛛兰和石斛兰,博物馆砖红色的精美建筑群便掩映在这些错落有致的花木间,体现了崇尚自然的法式建筑风格。色彩明快的博物馆与南面金碧辉煌的王宫遥相呼应,气势恢弘而又精致细腻,不由让人心生向往,想走进去好好探寻和感受一番。博物馆构造 博物馆外部具有显著的高棉建筑特色:砖红色的墙体和黄红色的瓦片、层层叠叠的人字形屋顶、屋檐上栩栩如生的巨龙以及山墙上精美的浮雕,与柬埔寨常见的庙宇建筑结构极为相似,精美而又有气势;当你走进博物馆的展厅内部,映入眼帘的却是法式建筑的特点:注重开放式的空间结构、四个展厅相互连通,成回字形结构,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连在一起。四个展厅都有高大的门户通向中庭花园,部分展厅与中庭之间只用一堵矮墙隔开,矮墙的上方还被用来展示一些藏品,矮墙之外的展示空间上方,是用棕榈叶搭建的宽大屋檐。透过门洞或矮墙上方的空间,游客随时能将目光从厚重的历史文物移向室外的热带花园,既能缓解视觉疲劳,让大脑得到放松,还能随时从展厅走到中庭花园中去小憩一下。移步换景,让人由衷地为设计师的奇思妙想点赞。展厅里伫立的石像虽然历经千百年,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开口说话,而在一些损毁严重的石像面前,似乎能够听到来自远古的轻声叹息。间或会有几缕阳光照射在石像上,为那份凝重的表情增添了些许灵动;有时还会有鸽子或小鸟飞来凑个热闹,或在展品上驻足,或在雕像间飞来飞去,动静之间,生气盎然,这种感觉十分奇妙。在博物馆里,除了外国游客,还有不少柬埔寨人,包括僧人。在看展的间隙,我总会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他们。柬埔寨人的祖先古高棉人创造了多么辉煌灿烂的历史,如今,他们的后人前来观瞻祖辈留下的丰富遗产,他们一定充满敬意,满怀自豪。在展厅里流连,只要将目光投向阳光明媚的中庭,便能捕捉到花园中各种生动有趣的画面:一些小沙弥喜欢坐在水池边的鸡蛋花树下喂鱼,间或会有外国游客前去求合影留念;随大人来看展的孩子,喜欢在花园中无忧无虑地玩耍,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偶尔也有人静静地坐在花园一隅,或专心看书或沉思冥想。从充满历史氛围的展厅步入轻松自然的中庭花园,对称和秩序的设计理念虽然历经百年,仍能让你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四个对称的水池,据说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池中散植有荷花、垂花水竹芋和大藻,有色彩斑斓的鱼在其间游弋;一道道低矮的绿篱将整个中庭的空间分割得整齐而有序,其间有对称和规则的小道相连,供游人穿梭往来;中庭的花境里同样没有名贵的花木,皆是寻常的热带植物,比如虎皮兰、使君子、长春花、鸡蛋花、三角梅、龙船花、黄蝉和黄钟花,阴凉处还设有供游客休憩的长凳。坐在花树下,将目光投向置于回廊间的古老雕像,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中庭花园的东西向中轴线靠西的位置有一座高棉特色的小亭子,里面供奉着柬埔寨的阎罗爷,成为中庭平面图案式景观的最大兴趣点,也符合柬埔寨园林带有宗教气息的特征。说起来有趣,我第一次看见这尊神像时,没有仔细端详,就将它当成柬埔寨人喜欢供奉的阇耶跋摩七世,后来才知道它是柬埔寨的阎王爷雕像,它的面部特征是嘴角两侧上方各有一个小小的獠牙。在中国,阎罗爷青面獠牙,是代表死亡的神,没有人会将它摆放在花园里。柬埔寨国家博物馆中庭里的这尊阎罗爷是一件仿品,真正的文物发掘于暹粒的大吴哥,有着坚定的神情,是刚正不阿的象征,石像高厘米,距今已经多年,保存在博物馆的展厅内。或许是迄今为止在吴哥遗址中发现的唯一一尊阎罗爷雕像,才将它的仿品置于中庭,让更多的人对雕刻者的寓意浮想联翩。几个小时一晃而过,到了博物馆关门的时间了,我却意犹未尽,想不到这座至今还没有安装空调系统的博物馆,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这里收藏着柬埔寨最精美的石刻原件,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高棉物质文化遗产的藏品;美轮美奂的高棉式传统建筑,与园林景观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使这座博物馆在厚重的历史缝隙间,弥漫着一股轻松自然的氛围。毋庸置疑,馆内精美的展品,激发了我对吴哥文化的浓厚兴趣;而在观赏藏品认识和了解柬埔寨历史文化精髓的过程中,我体味到其园林设计的巧妙所带来的独特魅力,这也是我想把这座博物馆推荐给朋友们的理由之一。最后,我还想安利一下,出了展馆的大门,顺着售票处侧面的这条花间小径,便可以去到博物馆花园时的咖啡厅,因为挨近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这家咖啡厅光顾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你可以点一个新鲜的椰子,或者喝一杯手冲咖啡,在这家文艺气息的小店中歇息一会儿,继续去近旁的皇家艺术大学校园里走走看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pw/4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使君子苦楝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