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读尽心上4君子三乐有声精读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1]。独孤臣孽子[2],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3],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疢疾:义同灾患。 [2]孤臣:受疏远的臣。孽(niè)子:非嫡妻所生之子。 [3]天民:以奉行天道作为责任所在的人。朱熹《四书集注》云:“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 孟子说:“舜住在深山时,和树木、石头相处,和麋鹿野猪为伴,与深山中草野之人的区别很少。可等到他听到一句善言,看到一件善行,(便立即采纳实行)就像江河决口,浩浩荡荡地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得了。” 孟子说:“不做不该做的,不要不该要的,做到这样就行了。” 孟子说:“那些有德行、聪明、本领和知识的人,常常是由于他们灾患的处境。只有那些孤立之臣、庶孽之子,他们提心吊胆,对于祸患考虑得深,所以能通达事理人情。”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那是侍奉这个君主即为讨得君主欢心的人;有安邦定国的臣子,那是以安邦定国为乐事的人;有天民,那是要他的道可行于天下时然后实行的人;有大人,那是端正自己外物便随之也端正的人。”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并不包括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这三件快乐的事,但称王天下并不在其中。” “孟子精读”配套读本《孟子》上下册(国学基本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行,去声。居深山,谓耕历山时也。盖圣人之心,至虚至明,浑然之中,万理毕具。一有感触,则其应甚速,而无所不通,非孟子造道之深,不能形容至此也。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李氏曰:“有所不为不欲,人皆有是心也。至于私意一萌,而不能以礼义制之,则为所不为、欲所不欲者多矣。能反是心,则所谓扩充其羞恶之心者,而义不可胜用矣,故曰如此而已矣。”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知,去声。疢,丑刃反。德慧者,德之慧。术知者,术之知。疢疾,犹灾患也。言人必有疢疾,则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孤臣,远臣;孽子,庶子,皆不得于君亲,而常有疢疾者也。达,谓达于事理,即所谓德慧术知也。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阿殉以为容,逢迎以为悦,此鄙夫之事、妾妇之道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言大臣之计安社稷,如小人之务悦其君,眷眷于此而不忘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必其道可行于天下,然后行之;不然,则宁没世不见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殉于人也。张子曰:“必功覆斯民然后出,如伊吕之徒。”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大人,德盛而上下化之,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者。此章言人品不同,略有四等。容悦佞臣不足言。安社稷则忠矣,然犹一国之士也。天民则非一国之士矣,然犹有意也。无意无必,惟其所在而物无不化,惟圣者能之。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乐,音洛。王、与,皆去声,下并同。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此人所深愿而不可必得者,今既得之,其乐可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程子曰:“人能克己,则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其乐可知,有息则馁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得一世明睿之才,而以所乐乎己者教而养之,则斯道之传得之者众,而天下后世将无不被其泽矣。圣人之心所愿欲者,莫大于此,今既得之,其乐为何如哉?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林氏曰:“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学者可不勉哉?”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舜耕历山之时,居木石间。鹿豕近人,若与人游也。希,远也。当此之时,舜与野人相去岂远哉。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舜虽外与野人同其居处,闻人一善言则从之,见人一善行则识之,沛然不疑,若江河之流,无能御止其所欲行也。 [疏]“孟子”至“御也”。 ○正义曰:此章指言圣人潜隐,辟若神龙,亦能飞天,亦能潜藏,舜之谓也。孟子言虞舜初起於历山耕时,居於木石之间,以其近木石故也,与鹿豕游,以其鹿与豕近於人也。然而舜於此,其所以有异於深山之野人不远,但能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其从之若决江河之水,沛然其势,莫之能御止之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无使人为己所不欲为者,无使人欲己之所不欲者,每以身先之如此,则人道足也。 [疏]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正义曰:此章指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仲尼之道也。孟子言人无为其所不为,以其所不为者不义也。无欲其所不欲者,以其不欲为不善也。人能无为不义,又不欲其所不善,则人道於是足矣,故曰如此也。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人所以有德行智慧道术才知者,在於有疢疾之人,疢疾之人,又力学,故能成德。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此即人之疢疾也,自以孤微,惧於危殆之患而深虑之,勉为仁义,故至於达也。 [疏]“孟子”至“故达”。 ○正义曰:此章指言孤孽自危,故能显达,膏粱难正,多用沉溺,是故在上不骄,以戒诸侯也。孟子言人之所以有德慧术知者,常在於疢疾之人也。疢疾,人之有小疾,常沾在身不去者,是为疢疾也。如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常危,其虑患也常深,是若疢疾也。此孟子所以执此喻以自解也。言孤臣不得於其君者也,孽子不得於其亲者也。不得於其君与不得於其亲者,故能秉心常危,虑患常深,以勉力於为道德,故能显达也。操心常危,虑患常深,是人之疢疾常沾在身而不去也,是孟子所以为疢疾之人有德慧术智也。然而非谓德慧术智必系乎有疢疾者,但常存乎疢疾之人而已。盖有得於己谓之德,述而行之谓之术,然德又以慧连,术又以智连之者,以其德以慧明,术以智释耳,是则所谓智虑生於忧患,岂非德慧术智存於疢疾之意有同欤?此孟子所以有是言之,而戒当时之人者也。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事君,求君之意,为苟容以悦君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忠臣志在安社稷而後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天民,知道者也。可行而行,可止而止。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大人,大丈夫不为利害动移者也。正己物正,象天不言而万物化成也。 [疏]“孟子”至“者也”。 ○正义曰:此章指言为悦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身。凡此四科,优劣之差。“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孟子言有人事其君以求君之意者,是为苟容以悦君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孟子又言有忠臣,为安社稷臣者也,在於安社稷而後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言天民为之先觉者,志在於行道,然而既达而在位,可以行其道於天下,然後乃行之也。以其若穷而在下,未可行其道,则亦止而不行矣。是其穷、达一归於天而已。“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言有大丈夫不为利害之所易动,是则自正治其己,而物後自取正於我也。凡此是其四科优劣差等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天下之乐不得与此三乐之中。兄弟无故,无他故。不愧天,又不怍人,心正无邪也。育,养也。教养英才,成之以道,皆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君子重言,是美之也。 [疏]“孟子曰”至“存焉”。 ○正义曰:此章指言保亲之养,兄弟无他,诚不愧天,育养英才,贤人能之,乐过万乘,孟子重焉,一章再云也。“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至“存焉”者,孟子言君子有三乐,而为王天下者不得与於其间。父母皆在,兄弟无有他故者,以其无嫌隙之事也,此乃一乐也;存诚於己,而仰无以有羞愧於天,俯无以有惭怍於人,此乃二乐也;己之有德,又得天下英才大贤,而推己以教而养育之,此乃三乐也。三乐如此,故孟子又重言之。然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以其有天下之乐,不若此三乐矣。故重言之,而美此三乐也。是以舜得天下而无足解忧。杨子云:“纡朱怀金之乐,不如颜氏子之乐。”是亦与此同意也。 往期回顾: 尽心上1万物皆备于我(有声精读) 尽心上2知耻免耻乐道忘势(有声精读) 尽心上3以德化人良知良能(有声精读) 告子上1孟告之辩(有声精读) 告子上2仁义在内(有声精读) 告子上3性本善(有声精读) 告子上4良心与修养工夫(有声精读) 告子上5舍身取义(有声精读) 告子上6先立其大(有声精读) 告子上7天爵人爵(有声精读) 告子下1礼之轻重(有声精读) 告子下2义利之殊(有声精读) 告子下3动不违礼(有声精读) 告子下4春秋五霸(有声精读) 告子下5引君向道(有声精读) 告子下6什一而税(有声精读) 告子下7仕有量宜圣贤困穷(有声精读) 万章上1舜之孝悌(上)(有声精读) 万章上2舜之孝悌(下)(有声精读) 万章上3人伦之变天理之常(有声精读) 万章上4君臣父子大伦(有声精读) 万章上5天子与天下(有声精读) 万章上6传贤与子皆以民意(有声精读) 万章上7推正以济时物(有声精读) 万章上8屈伸达节(有声精读) 万章下1孔子集大成(有声精读) 万章下2周室班爵禄(有声精读) 万章下3交友之道(有声精读) 万章下4圣贤交际(有声精读) 万章下5行道尊贤(有声精读) 万章下6义路礼门(有声精读) 万章下7知人论世(有声精读) 梁惠王上合辑 梁惠王下合辑 公孙丑合辑(有声精读) 滕文公合辑(有声精读) 离娄合辑(有声精读) (孟子精读,每周末更新,后续节目敬请期待)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pw/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君子胡适之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 下一篇文章: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