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这些解暑瓜,总有一款适合你
夏季天热,出汗多,汗液中的钾离子会随汗液大量丢失,人常会感觉倦怠乏力。所以,夏季需要不断补充水分。 钾的最好食物来源是蔬菜和水果。夏季是瓜类蔬菜的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吃克瓜菜等于喝毫升的优质水。 瓜类蔬菜堪称“营养水”。 黄瓜:夏季家常瓜 黄瓜的蛋白质含量虽少,但其中有精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对肝脏病人很有帮助。黄瓜的脂肪含量非常低,糖的种类则较多,如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果糖等;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钙、磷、铁等营养素,所含维生素C是西瓜的4倍多。 黄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水、除湿、滑肠、镇痛等功效,可治烦渴、咽喉肿痛、目赤、小便不利、热痢、灼伤等症。动物实验证明,黄瓜中的葫芦素C有抗肿瘤作用。 黄瓜是一款夏季佳菜,它细嫩清香,可生吃、凉拌、炒食,还可腌制酱瓜,并可作药用。《日华子本草》称其“除胸中热、解烦渴。”黄瓜的青皮中含有绿原酸和咖啡酸,能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所以,带皮黄瓜对经常咽喉肿痛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 “凉拌黄瓜”是一道夏季最常见的家常菜,清鲜爽口,对暑热烦渴、咽喉肿痛、食欲不振的人大有裨益。 将鲜黄瓜片、蒜末、生姜丝调以盐、味精等制成“瓜蒜拌生姜”,连食数日,可治口渴、食欲不振、疮肿热毒等症。 黄瓜汁有很多用途:用棉花蘸黄瓜汁擦拭面部,能使皮肤细嫩光洁;湿敷患处,可治疗疮肿热毒、跌打肿痛;把黄瓜装入瓶内、封口,发生烫火灼伤时,取汁涂于患处,可有效减轻疼痛治。 冬瓜:内外皆宝瓜 冬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等,是瓜蔬中唯一不含脂肪的产品,更是食药兼具的佳品。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冬瓜性微寒,味甘淡无毒,入肺、大小肠、膀胱三经。能清肺热化痰、清胃热、除烦止渴、甘淡渗痢、去湿解暑,能利小便、消除水肿。民间通常用冬瓜来治疗肺热咳嗽、水肿胀满、暑热烦闷、泻痢、痔疮、哮喘、鱼蟹中毒等。 冬瓜属高钾低钠型蔬菜,非常适合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患者食用。南朝医学家陶景弘说冬瓜“解毒、消渴、止烦闷,生捣绞汁服之。”——古人所说的“消渴症”即为糖尿病。 冬瓜富含丙醇二酸,能有效控制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还能消耗多余的脂肪。唐朝孟腕在《食疗本草》中说:“热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熟食练五脏,为其下气故也。”《本草纲目》载:冬瓜能益气除烦,“欲得的体瘦轻健者,则可常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 冬瓜籽富含油酸、亚油酸等润肤成分和抑制黑色素的物质,是古代面脂中的常用药。据《本草经》记载,用冬瓜籽研膏做面脂,可消除面部雀斑、蝴蝶斑,治疗酒糟鼻等。唐《圣济总录》中介绍了古人用冬瓜制作面脂进行美容的方法;《本草纲目》载:取冬瓜瓤汁洗面浴身,可除褐斑,令肤色光洁白皙;《神农本草经》载:冬瓜籽能令人“面容生辉”;《大明本草》称冬瓜能治愈皮肤炎症,令肤色润泽。 解暑古方 1.冬瓜瓤汤(《圣惠方》、《圣济总录》):冬瓜瓤去籽,曝晒至干,贮存备用。每次以干冬瓜瓤30克煎煮半小时。不拘时间,代茶频饮。可治疗热病消渴、心烦,以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平时吃冬瓜,瓤总被弃掉,其实冬瓜瓤中的葫芦巴碱能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又解暑又减肥,一举两得。 2.冬瓜粥(《粥谱》):将冬瓜克左右连皮洗净,切成小块,同粳米适量一并煮为稀粥。或用新鲜冬瓜籽30克,煎水去渣后同米煮粥。亦可用干冬瓜籽10~15克,同法熬粥。该粥不可放盐。冬瓜粥可利小便、消水肿、清热毒、止烦渴,适宜肥胖症、暑热烦闷、口干作渴、肺热咳嗽、痰喘等症。冬瓜粥很清爽,主副食都有,水分充足,很适合夏天食用。 丝瓜:宜荤宜素瓜 丝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冬瓜、黄瓜高2~3倍。还含有丝皂甙、丝瓜苦味质、多量粘液、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等。丝瓜籽含有脂肪油及磷脂等。 丝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利尿、下乳等功能。夏季常食丝瓜,能解暑除烦、生津止渴。 据《本草纲目》记载,丝瓜能“煮食除热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痣瘘崩中、黄积、疝痛卵块、血气作痛,痈疽疮肿、痘疹胎毒。” 食用丝瓜宜选色泽青绿、瓜条细长、瓜肉软嫩者,削去硬皮,配任何肉类炒煮、放汤都鲜美无比。如果果实老熟,则其药用价值很高。研究表明,丝瓜的皂甙有强心作用。老丝瓜干后称丝瓜络,以通络见长,用于胸肋痛、筋骨酸痛等症。 不过,丝瓜性凉,要煮熟透才好吃,否则虽然较为爽口,但肠胃不佳者会反胃。 解暑古方 丝瓜花蜜饮(《滇南本草》):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温浸10分钟,调入适量蜂蜜趁热服下,每日3次。可治疗肺热型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吐黄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症。 南瓜:食药俱佳瓜 南瓜又名麦瓜、番瓜、饭瓜、倭瓜,是老少皆喜的食物。 南瓜营养成分较全,人体必需的九种氨基酸,南瓜中都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是它营养价值的主要表现。南瓜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含有磷、钾、钙、镁、锌等微量元素,最近还发现南瓜中还有一种“钴”的成分,食用后有补血作用。 嫩南瓜和老南瓜之间在营养上还有一些区别。比如,嫩南瓜中的维生素C和葡萄糖含量比老南瓜丰富,而老南瓜中的钙、铁、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并有丰富的糖类和淀粉,所以老南瓜吃起来更觉香甜,但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低。 南瓜性温,比起冬瓜、黄瓜、丝瓜这类的凉寒瓜类,南瓜的去暑功能似乎有些逊色。但是,南瓜味甘无毒,入脾、胃二经,它有非常好的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解毒、治咳止喘、缓解便秘和利尿的作用。夏季里的酷热常常让人上火烦躁,南瓜此时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食疗作用。 当年,清代名臣张之洞曾建议慈禧太后多吃南瓜,因为可使大便通畅,肌肤丰美。夏天里,很多女性的脸上都油腻腻的,别忘了吃点南瓜哦。 解暑古方 南瓜清炖牛肉(《岭南草药志》):精瘦牛肉克洗净,切块,生姜25克,加水3大碗,清炖至八成熟。南瓜克去皮,切块,加入牛肉汤中同炖,至熟烂,调加食盐、味精适量即可。分顿连续食用。有化痰、排脓、利肺功效。 苦瓜:谦谦“君子”瓜 夏天是一个吃不下、吃不好的季节,但苦瓜却能让人增食欲、清热防暑、振作精神。而且,苦瓜虽苦,但它却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所以人们叫它“君子菜”。 苦瓜除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含有较多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核黄素、烟酸等。苦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瓜蔬中首屈一指,比丝瓜高出10~20倍。 苦瓜性寒,有消暑涤热、益气清心、除热解烦、解毒明目之功,可清邪热、解劳乏,对风热头痛、心烦易怒、面红目赤、中暑等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食用苦瓜可以清热解暑、清热明目,外敷则可治疗疱疹、疥痈等病。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食。 实验表明,苦瓜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这在临床与动物实验中均已得到证明。最近,美国科学家还发现,苦瓜中含有生理活性蛋白质类成分,有利于人体皮质新陈代谢和伤口愈合。 解暑古方 苦瓜解暑茶(《福建中草药》):将苦瓜上端切开,去瓤,装入绿茶,挂于通风处,待瓜阴干后洗净,连同茶切碎,混匀,每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沏,闷半小时,可频频饮用,有清热解暑除烦之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口渴烦躁、小便不利等症。 西瓜:盛夏清暑瓜 西瓜性寒、味甘,能清热消暑、生津利尿,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美称。 西瓜几乎不含脂肪,而其汁液几乎包括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瓜氨酸、谷氨酸、精氨酸、果糖、蔗糖、葡萄糖、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苹果酸、甜菜碱、钙、磷、铁、钾、粗纤维等。 盛夏大汗淋漓时,人易心中烦热、口渴、尿少且黄。此时吃些西瓜,不但解渴,烦热大消,小便也变得清长。吃西瓜后,大便量多,带有瓜瓤颜色,这就是瓜内粗纤维的通便作用。由于能清热,所以暑天发热的疾病、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等都适宜进食西瓜。 不过,西瓜属“生冷食品”,多吃易伤脾胃。西瓜含糖高、含水量高,糖尿病人、肾功能不全者、孕妇等人应慎食。 解暑古方 1.翠衣凉茶(《验方》):西瓜皮9克切成小块,与炒栀子3.6克,赤芍6克,黄连、甘草各1克一起放入锅内,加水慢火煮20分钟,滤渣取汁,放入白糖10克,每日1次代茶饮用,可清暑利水。 2.西瓜汁(《本草汇言》):西瓜(最好用白皮、白瓤、白子的西瓜)取瓤,去籽榨汁,随量代水大量饮用。可治疗感染性高热、口渴、烦躁、神昏、尿少等症。 3.西瓜番茄汁(民间验方):西瓜取瓤,去籽榨汁;番茄用沸水冲烫,剥皮后去籽榨汁。二液合并,代水随量饮用,可治夏季感冒、发热、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小便赤热等症。 雪凝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pw/2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季养胃好时机,养好胃,很关键
- 下一篇文章: 干货丨中药综合359个必考点,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