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心悟1四君子汤
编辑:杜娟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 1、君药---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2、臣药---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3、佐药---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 4、使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加减 1、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功用补气健脾、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有气滞的病证,见面色苍白、四肢无力、胸脘胀闷不舒、饮食减少、肠鸣泄泻、或兼有嗳气、呕吐等表现。 2、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3、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4、八珍汤: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功用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仲、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运用心悟 1、四君子汤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四君子乃胃家气分之专药,胃气虚而用之,功效立见”,后世众多补气健脾的方剂都是从本方衍化而来,使用非常广。 2、四君子汤药性非常平和,不热不燥,平补不峻。清代医家吴昆在《医方考》中对该方作立精辟的论述:“面色萎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此方主之。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如是则宜补气。是方也,人参甘温质润,能补五脏之元气;白术甘温健脾,能补五脏之母气;茯苓甘温而洁,能致五脏之清气;甘草甘温而平,能调五脏愆和之气。四药皆甘温,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犹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 3、辨证要点: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4、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各种胃病属脾气虚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四君子汤能明显提高消化能力,增加胃肠细胞表面黏液糖蛋白含量,增强胃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提高血液和小肠胃动素含量,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 5、与理中汤的鉴别:四君子汤重在补脾益气,以参为君;理中丸重在温中散寒,以姜枣为君。 6、我使用四君子汤经常以党参代替人参,儿童以太子参为宜,肿瘤术后病人见气虚症状较重者仍以人参处之。 赵永强山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长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医院中医药专家,师承山西省名老中医姜佐周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杂病。这是赵永强的北京中科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pw/2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补气健脾第一名方四君子汤
- 下一篇文章: 按此五穴位堪比喝四君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