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写的放生诗,您读过吗
古代文人写的放生诗, 您读过吗? 佛教推崇因果之说,认为“有因有果,有果有因”,更有“众生畏果,菩萨畏因”的训诫。戒杀护生,就是广植善因、培植福报的具体行为。戒杀护生是佛教生命观的重要体现,在佛教经典中,有很多关于护生、放生的故事,如在《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当年为流水长者子时,护生、放生的事迹。 《楞伽经》云:“一切众生从本以来,辗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即是说,众生自无始劫以来,流转在生死之中,因轮回而互为父母子女,故而不能相互食肉,吃动物的肉,就如同吃父母或自己的肉一样。鉴于此,佛教一直呼吁众生要戒杀、放生。而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作品中,同样有大量关于放生、护生的内容。末学特在此文中,与诸位同修一起赏析古代文人的放生诗。 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多达近三千首,被后世誉为“诗王”。同时,白居易一生坎坷,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他与佛教也有不解之缘,尤为重视佛家的“解脱”思想。在白居易留下的大量诗词中,有三首代表性的放生诗,直至今日,仍被后世广为传播。这三首放生诗是: 其一: 莫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盼母归。 其二: 绕池闲步看鱼游, 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 我来施食尔垂钓。 其三: 世间水陆与虚空, 总属皇天怀抱中。 试今设身游釜甑, 方知弱骨受惊冲。 第一首诗,白居易通过一对相依为命的小鸟母子为喻,指出不管是人类还是飞禽鸟兽,他们的生命是相同的,理应得到尊重。当我们拿弹弓或利器射杀枝头的鸟儿时,请想一想它的幼崽还在巢中盼望它回家啊! 第二首诗,白居易通过换位思考的笔法,希望人类不要像鲸鱼那样残杀生灵。当我们惧怕被“长鲸”伤害时,那些可怜的小生命也正在惧怕我们去伤害它们啊! 第三首诗,白居易是在劝诫世人,不管是水里游的、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生灵,都不应该被人类残害。想想那些在锅中被熬煎的鱼儿与飞禽,它们是多么痛苦啊,要换作是我们也那样受苦,还忍心去杀害它们吗? 这三首诗,可以说是白居易对佛教戒杀护生思想最为认同的体现,他也希望通过这三首放生诗,唤起世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灵的保护和爱怜。 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都有很高的成就。然而,陆游一生多舛,尽管曾被朝廷罢免所有官职,但他的诗词中却多数体现出爱国的民族气节。在陆游的很多诗词作品中,使用了一些佛语、佛典,体现了他的佛学修养与造诣。他留下的三首放生诗,更让后世敬重—— 其一: 血肉淋漓味足珍, 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 谁肯将刀割自身? 其二: 惜身谁肯轻伤发, 止杀先从莫拍蚊。 老负明时无补报, 惟将忠敬事心君。 其三: 晨兴略整案头书, 日入庭花始扫除。 未免叮咛惟一事, 临池莫钓放生鱼。 第一首诗,陆游用了推己及人的方式,通过生命被残杀时的惨状,引导后世不要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大肆残害生命。试想,谁愿意被刀割火烤呢? 第二首诗,陆游从怜惜生命的角度,告诫众生不要妄生杀戮之心,因为众生的生命是平等的,即便是蚊子一样的小虫,也不应该轻易被杀死。同时,陆游又从戒杀放生联想到国家的存亡,发出“虽在盛世无以回报国家,只有怀着一颗忠君爱国的心”的慨叹。 第三首诗,陆游提到他早起后的安排:整理书案,然后到庭院浇花扫除。但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叮咛家人,不要去水池里钓那些被放生的鱼儿。 通过这三首诗,我们不难看出陆游对佛教戒杀放生思想的重视和践行。 《戒杀诗》 每馔必烹鲜,未见长肌肉。 今朝血溅地,明日仍枵腹。 彼命纵微贱,痛苦不能哭。 杀我待如何,将人试比畜。 口腹贪饕岂有穷,咽喉一过总成空。 何如惜福留余地,养得清虚乐在中。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苏轼一生经历尤为坎坷,历任的职务特别多,而其与佛教的渊源更是非常深远。苏轼号“东坡居士”,曾与佛门人物佛印、清顺、垂云等关系密切,且留下很多动人的故事。苏轼的佛学素养很高,对佛法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他的诗作中,有两首护生诗: 其一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一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其二 撷菜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第一首诗中,苏轼提出“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护生思想,他认为,一个人的慈悲心就在于他的戒杀护生理念,即便是老鼠和蛾子这两种被世人认为是“有害物”的生灵,我们也要怜爱,不能随意夺走它们的生命。 在第二首诗中,苏轼认为芦菔和芥菜都有儿有孙,生生不息,那些繁衍生息的生灵也应该代代相传,经久不息。他还提出,吃些蔬菜素食也一样填饱肚子,何必去杀食鸡豚呢? 通过两首护生诗,苏轼旗帜鲜明地提出戒杀护生的重要性,认为护生是有利于整个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和发展的。 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共有约余首诗作被保留下来,多数收录于《杜工部集》。杜甫的诗歌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6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浓已立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