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我与中药的故事3
北京哪家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文/顾涛 从小就接触中药,幼时家门一开就是药店的后门,旁边是中药仓库,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就是中药仓库了,里面吃的东西多啊!龙眼、蜂蜜、大枣、枸杞....同学玩伴一到放假都爱找我玩,我可以带他们进仓库大快朵颐,搞笑的是一次一同学跟我进了仓库晚上回去呃逆、呕吐,家长给带着找到我家来了,母亲问明情况后笑着说:“没事,弄点使君子壳回去熬水喝”。第二天就好了,后来学药学才知道使君子甘温有小毒服用过量会引起呃逆、呕吐。使君子壳能解其毒。▲使君子,图片来自论坛网友“南药踏研者”。 从小母亲就培养我对中药的兴趣,几岁的时候帮着刷枇杷叶毛、挑选草药里的杂质、巴戟天去心、选半夏大粒的是用来出口的...每次做完都会得到一点奖励。饮片厂里每到过年前大家都带花生来在炒药的滚锅里沙炒出来吃着可香了。夏天来了带小伙伴跑润药池放上水嬉戏,冬天炒药车间暖烘烘的有时候玩累了倒药包堆上就睡着了。童年的时光总是那么的无忧无虑。年的时候母亲从单位退出来自己开了个药店,当时找药材公司借了套中药柜,拉到店里的时候母亲摸索着柜子说:“这可是以前我们家里的啊”。药店开业后我不上学的时候就都在店里帮着干活,药店里的老规矩多,开门打扫卫生扫地、拖地得从外到里,擦柜台也是,鸡毛掸子掸灰得往自己面前掸不能往顾客方向掸,药店铺面不能有台阶和门槛,来的都是病人得让人家方便,顾客来了得笑脸相迎,离开不能说再见等等。平时见老药工董孃切药特厉害,一大把药我双手都握不住,只见她用压板子把药压住右手握住刀把上下来回就把药切成需要的片型,她那用压板子压着大把的药边切边走药的技术我一直都没练会,一个切药几十年的人60岁的时候工作效率当普通的好几个人的工作量。后来我也去玩那切药刀,哪知道一不小心把大拇指尖给切掉一块,血顿时就涌了出来,母亲她们发现后赶快就把金毛狗脊的毛扯了些下来给我弄伤口上压住一会就止住流血了。▲金毛狗脊,图片来自论坛网友“兰香草”。 药店进药、加工、卖药里里外外都是母亲,那时去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进药母亲每次都要带我去,刚开始几年只能坐闷罐火车去,还得请几个帮忙挑药的,我那时就是每次负责背贵细药材,有时得在市场附近找个旅馆住两天慢慢选药,后来年成渝高速通车交通方便了就开始租货车拉药,市场大部分商家都认识母亲,母亲头发白得早他们都叫她郝老师、郝太婆。母亲会慢慢的给我讲解各种药材的鉴别特点以及如何区分药材是否掺杂使假,中药鉴别知识在我年少的时候已经开始逐步积累。一次王哥去进货没仔细看货把斤木薯当山药买回来了,被发现后王哥说拿回去退货母亲说:“这东西可不能再拿出去害人了”,连夜叫亲戚给弄垃圾场去扔了。▲木薯,图片来自论坛网友“于立伟”。 以前的润药、切药和现在工厂工业化生产还是有些不一样,黄芪直接干切斜片、圆片全靠药工的臂力,黄芩在锅里稍微蒸一下等上大气了停火闷下趁热切片,天麻在炉火边烤一下遇热就软了趁着软的时候切成很薄的片,有时候一个还没切完又变硬了又得去烤软,那时的每一片天麻片都是药工的作品,晶莹透亮片型又美观。切黄连也是辛苦,黄连去掉泥沙用少量开水淋上水不能多,多出来的水还得浸到药里不能剩,然后麻布盖上称为“闷润”,最后一根根切成两面金黄的黄连片。晒药也有讲究,那些摊晾晒,那些可以暴晒,哪些得阴干...最早没粉碎机三七这些先打成小块再在药碾子里慢慢碾成细粉,经常碾药碾得双腿发抖,可顾客一句谢谢心里倍感舒畅。朱砂反复水飞最后出来的朱砂面可以沾指纹缝里,买回来的草药必须过筛去除泥沙和细渣再挑选杂质。炮制药材是个辛苦活,特别是炒药,原来还是烧柴灶炒药,灶是专门砌的,灶台放上大铁锅呈大概40度角斜着方便药炒好了迅速出锅,药铲用粗麻绳系着中间麻绳一头吊在房顶上翻药的时候省力点,刚开始不熟练手都要翻痛还经常把药翻到外面,后来用惯了掌握了技巧也就没那么累了,开始的时候还要人帮我烧火后面就完全自己一个人操作,还能准确把握火候。那时练炒药还是浪费不少药材,后来熟练后自己一个人炒的量可以当一家小型饮片厂的产量。夏季炒完药从头到脚全湿透,人就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冬季炒完内衣必定是湿透了的。母亲平时和蔼可亲,但在做药方面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因为我们药没弄好耽误了别人治病”。一次蜜炙甘草我为了赶时间匆匆拌了一下就下锅炒出来,母亲后来看药不对问了我后给训斥了一顿,从那以后炮制药材再不敢偷工减料。帮病人熬膏、制丸都是细活,工序并不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现代药典本要求制丸的药粉需过80目筛,家中对药丸制备的要求是含服后口内不能留药渣,药粉基本达到了—的细度了,家里的大药碾那轮子就有2、30斤重,碾槽内早被碾得锃亮光滑,可惜后来没能保留下来。18岁那年一天母亲叫我明天你去市场买批药回来,首次单独去市场买药心里还特别紧张,第二天带着单子和几个帮工一到市场轻车熟路完成了采购,回到家洋洋得意,母亲却教诲我:“我们做药的一辈子都得小心又小心,不能因我们的失误耽误病人的治疗”。下期再续往期精彩文章 “淡竹叶”系列丨一丨二丨三丨四丨五丨六 “中药路上幸遇良师”系列丨一丨二丨三 “也谈对中草药的点滴感受”系列丨一丨二丨三丨四丨五丨六丨七丨八丨九丨十 “本草日月”系列丨一丨二丨三丨四丨五丨六丨七丨八 “无奈的谋生技艺”系列丨一丨二丨三 “我与中药的不解之缘”系列丨一丨二丨三丨四丨五 “漏斗记”系列丨一丨二丨三丨四丨五丨六丨七丨八丨九 “我跟师傅学中药”系列丨一丨二丨三 “听老药工讲过去的事情”系列丨一丨二丨三丨四丨五丨六丨七丨八 欢迎移步论坛交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4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夜香树精于心,简于形,小素花有大机心
- 下一篇文章: 赛鸽羽色的奥秘,你懂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