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德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怀德,是虎门地势最高、地域最广之村落。怀德人的祖先因战乱随亲戚来避难,初为放牛郎,后拓荒垦耕,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后来邓氏家族人丁越来越兴旺,其他姓氏的人逐渐迁离。怀德原名“劳德”,清朝后期一位东莞知县出巡来到这里“君子以德为怀”之意重新给村庄命名,才改名怀德! 怀德广场 怀德社区 清朝嘉庆五年(年)和九年,虎门怀德村邓应熊和邓应罴先后登科甲;道光年间邓林椿中举人,其子邓尔恭于同治八年也当上了举人。明清两代,怀德村共出了2位进士、12位举人,清代秀才人数有64人,因此“怀德桅杆当火棒”的谚语也广为流传。 另外,民族英雄邓世昌祖籍怀德,按照序列为二十四传孙。抗日年间,斩寇悬榕和黄田剧战等故事更是展现了怀德人的忠厚正义。 离乡赴任要挑百担黄泥 到了清代怀德村名声日益显赫,明清两代出了举进士、中举和秀才多名。其中,邓应熊于嘉庆五年(年)中举,乙丑开科(年)荣登进士榜,其弟邓应罴于嘉庆九年(年)乡试继取举人;邓林椿、邓尔恭父子先后考上举人。兄弟科甲、父子举人成为怀德人的骄傲。 “每当有人取得功名,村前的祠堂就会竖一个桅杆。”邓先生说,因为考取功名的人实在太多,村前祠宇竖满桅杆,所以有“怀德桅杆当火棒”的谚语流传,意指功名之盛,有如家家户户的拨火棍。此外,怀德人紧遵祖宗遗训,那些考取功名、离乡赴任的人都会亲自挑百担黄泥堆于村前,年长日久,村口的黄泥都堆成一座土丘。 《怀德榕树悬寇首》曾作教材 年10月,侵华日军进逼广州,虎门守军全线撤退,东莞守备队麦定棠部转守怀德一线相机阻击。当时虎门村民向大岭山逃离、各村组织留守队监视敌踪。10月22日虎门沦陷,日军连日下乡掠夺。月底,怀德守备队将一伙进村抢劫的日军包围,抓获日军伍长,将其头颅砍下,悬挂在村中榕树上。 据介绍,此次义勇之举被记载下来,《怀德榕树悬寇首》成为爱国反帝的教材流传开来。同年11月5日,在黄田剧战中,怀德举人邓绍勋和秀才邓绍棠两兄弟一起阵亡,当时两人被称为“抗日两秀才”。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光绪皇帝颂扬虎门怀德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挽联。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致远舰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他下令向日舰吉野号冲去,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殉国,年仅45岁。 ◆分享方法:点击文章右上方的或分享图标→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一起知道流行虎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3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九大律师事务所名称由来
- 下一篇文章: 文化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