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就是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

苦瓜在印度、日本和东南亚栽培历史很久。17世纪传入欧洲,多作观赏用。中国在明代朱撰《救荒本草》(年)中已有苦瓜的记载。明代徐光启撰《农政政全书》()提到南方人甚食苦瓜。说明当时在中国南方普遍栽培苦瓜,现分布全中国。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广东人又唤做凉瓜(广东人不叫凉瓜只叫苦瓜,后来有外地或叫外省人来广东后才叫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它的營養價值:

养颜嫩肤:常吃苦瓜能增强皮层活力,使皮肤变得细嫩健美。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对肝火赤目、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取鲜苦瓜捣烂外敷,可治疗痈肿、疖疮;夏天小儿易患痱子,将苦瓜切片试擦身上的痱子,可早日痊愈;苦瓜煮水或作美食,可散热解暑。

降血糖:蚌肉苦瓜汤是降血糖上品。苦瓜粗提取物含类似胰岛素物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甘咸而寒,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两者合用,清热滋阴,适用糖尿病偏于胃阴虚有热者。

养血滋肝: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

但吃苦瓜也应注意不要损伤脾肺之气。尽管夏天天气炎热,但人们也不可吃太多苦味食物,并且最好搭配辛味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葱、蒜),这样可避免苦味入心,有助于补益肺气。

它的藥用價值:

苦瓜根、藤、叶及果实:苦,寒。清热解毒,明目。用于中暑发热,牙痛,泄泻,痢疾,便血。

介耸:果实治烦渴,眼赤疼痛,痈肿丹毒,恶疮。花治胃气痛,眼疼;叶治丹火毒气,恶疮结毒,杨梅疮,大疔疮《滇省志》。

阿能歌尻:叶、藤治肝炎,热病烦渴,暑,痢疾;外治蛇虫咬伤《基诺药》。

苦瓜:苦瓜捣烂,绞汁治热痢。

散鬼拱(sanglGueelGaemc):根治霍乱呕吐,腹泻,痰痢,急性肠炎。

麻坏(西傣):果实、叶治久病频渴,咽喉脓肿,疔疮疽肿《滇药录》、《版纳傣药》、《傣药录》。

客家苦瓜封 

苦瓜公克

豬絞肉公克

韭菜末30公克

蝦米末15公克

薑末20公克

醬油1/2小匙

鹽1/4小匙

砂糖1/4小匙

白胡椒粉1/2小匙

米酒1大匙

太白粉1大匙

香油1小匙

1.苦瓜洗淨,切圓筒狀,內部挖空洗淨備用。

2.豬絞肉放入容器中,放入韭菜末、蝦米末和薑末拌勻,再加入所有醃料拌勻,用手摔打出筋備用。

3.取作法2適量的絞肉,塞入作法1的苦瓜盅內,重覆此作法至材料用盡。

4.鍋燒熱,放入作法3的苦瓜盅,乾煎至兩面金黃,加入少許水(份量外)蓋上鍋蓋,燜煮至熟即可。

客家苦瓜盅是用煎的,而不是用蒸的。苦瓜封中的絞肉若要吃起來Q彈帶勁,就不能少了摔打這道手續,多摔打幾次,讓絞肉餡出筋,吃起來更有彈性。

恒基烘焙

赞赏

长按







































白驳风在哪看比较好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