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诵读汇教师代表团赴人生教育与君子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格培养的重要内涵,是儒家思想在教育观念上的综合体现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转型的巨大变化,当代的中国教育如何培养既有优秀传统特质又有现代公民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当代君子”成为了全社会需要面对的议题。 年12月23日,应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邀请,致君诵读汇教师代表团一行七人,包括中华之星国学大赛组委会成员、致君诵读汇理事长兼秘书长殷雷先生,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首席特约专家、致君诵读汇特别顾问钱定平教授,以及志愿者管理部、青少部和幼儿部负责人及教师,参加了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举办的“当代教育与君子养成”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澳大利亚等地三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教育界、学界、新闻界等社会各界业内人士与会,以“君子养成”为议题,讨论“何为君子”、“为什么要培养君子”、“如何培养君子”等问题。 在第一板块[经典探源:何为君子]中,专家学者们阐述了“君子的起源”:君子起初指能够聆听天命并发号施令的君主,或是拥有尊贵地位的贵族和大臣,自孔子始被全面引用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层面,且被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周易》中的乾、坤二卦表现的正是君子人格与天地的连结。 复旦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张汝伦认为,孔子所谓的“君子不器”指的是通过对人类文化各方面的热爱及不断研习,从而养成有创造性思维的、有天下情怀的、特立独行的人才,而现代人过分看重利益,理想便无从谈起。张教授认为,中国人应该破除现在过分强调的专业化,真正的专业在于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识。 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首席特约专家、致君诵读汇特别顾问钱定平教授,经典诠释学专家、澳门大学中文系邓国光、刘定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室周勇教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级培训师张广录等七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百家争鸣:为何要培养君子]的讨论。 刘定一教授认为,目前应试教育是一种学历养成,只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1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嵊州今年香榧价格出炉,猜猜多少钱一斤比
- 下一篇文章: 深视君牙套日记这或许是深圳最真实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