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湛露丨君子夜饮,不醉无归
致敬经典 湛露 湛湛露斯⑴,匪阳不晞⑵。厌厌夜饮⑶,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⑷。厌厌夜饮,在宗载考⑸。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⑹。显允君子⑺,莫不令德⑻。 其桐其椅⑼,其实离离⑽。岂弟君子⑾,莫不令仪⑿。 注释 ⑴湛湛:露水浓重的样子。《正义》:“此在物而湛湛,是盛也。” ⑵晞(xī):干。 ⑶厌厌(yān):一作“懕(yān)懕”,和悦的样子。夜饮:私宴。《郑笺》:“天子燕诸侯之礼亡,此假宗子与族人燕为说尔。” ⑷丰:茂盛。《郑笺》:“丰草,喻同姓诸侯也。” ⑸宗:宗庙。载(zài):则。考:成,宴请同姓诸侯的礼仪。《郑笺》:“考,成也。夜饮之礼,在宗室同姓诸侯则成之,于庶姓其让之则止。” ⑹杞(qǐ)棘(jí):枸杞和酸枣,皆灌木,又皆身有剌而果实甘酸可食。《郑笺》:“杞也棘也异类,喻庶姓诸侯也。” ⑺显允:光明磊落而诚信忠厚。显,光明;允,诚信。 ⑻令德:美德。令,善美,此处指良好的酒品。 ⑼桐:梧桐。椅:山桐子木,梓树中有美丽花纹者。《郑笺》:“桐也椅也,同类而异名,喻二王之后也。” ⑽离离:果实多而下垂貌。《毛传》:“离离,垂也。” ⑾岂(kǎi)弟(tì):同“恺悌”,和乐平易而厚道的样子。 ⑿令仪:整肃威仪。《孔疏》:“莫不善其威仪,令可观望也。” 译文 早晨露珠重又浓,太阳不出不蒸发。如此盛大的晚宴,不喝一醉不回家。早晨露珠重又浓,挂在丰茂草丛中。如此盛大的晚宴,设在宗庙真隆重。早晨露珠重又浓,洒在枸杞酸枣丛。光明磊落的君子,个个都有好品德。高大椅树和梧桐,结的果实一重重。和乐宽厚的君子,处处表现好仪容。主旨 天子与诸侯宴饮和乐之诗,诸侯为同姓或异姓,各家尚有分歧。 (1)《左传·文公四年》: “卫甯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2)郑玄《〈毛诗传〉笺》: “《湛露》,天子燕诸侯也。燕,谓与之燕饮酒也。诸侯朝觐会同,天子与之燕,所以示慈惠。” (3)孔颖达《毛诗正义》: “作《湛露》诗者,天子燕诸侯也。诸侯来朝,天子与之燕饮,美其事而歌之。经虽分别同姓庶姓二王之后,皆是天子燕诸侯之事也。” (4)朱熹《诗集传》: “兴也。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言湛湛露斯,非日则不晞,以兴厌厌夜饮,不醉则不归,盖于其夜饮之终而歌之也。” “春秋传(《左传》),宁武子曰: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赋湛露。曾氏曰:前两章言厌厌夜饮,后两章言令仪令德,虽则三爵,亦可谓不断以淫矣。” 赏析 孔颖达《毛诗正义》: “首章言王燕诸侯,虽至于夜,留与饮燕,无问同姓异姓,皆不醉不归,是天子恩厚之义也。下三章乃分别说之。二章言同姓则成夜饮之礼,非同姓让之则止。三章言庶姓。卒章言二王之后不得成其夜饮,故云善德善仪,言其不至于醉也。首章直言‘湛湛露斯’,不指所在之物,总下章云草木也,故下章各言草木以充之。以同姓一类,故广举丰草。庶姓非一族之人,喻以异类之木。二王之后,同为天子所尊,譬之同类之木。各取其所象也。丰草、杞棘言露在,桐、椅不言露在,承上露在,可知天子燕诸侯之义备于此矣。不言异姓与三恪者,兄弟甥舅礼不同,要夜饮之义,非宗不可,则异姓从庶姓礼也。三恪卑于二代,其亦在异姓中。” 孔颖达认为,本诗是天子宴请诸侯之时,描绘宴会场景,称赞赴宴之人德行品质之作。其中第二、第三章描写了同姓、异姓诸侯在宴饮时的不同礼节,并称赞他们品德高尚,仪容严整。用不同的植物比喻同姓、异姓的诸侯,用朝露比喻天子的恩德,体现了君王对他们一样厚爱。而用没有承露的植物比喻二王之后,又显示了亲疏有别。 乐菁莪之长育, 拔隽髦而登进。 ——朱熹 图片 网络文字 徐竹雅筠 校对 徐竹雅筠排版 徐竹雅筠 长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滇风医院怎么样白殿疯不治 会怎么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1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量图片带你认识各种奇花异草第一期
- 下一篇文章: 每天学习一种中草药使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