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我们哦!

第一次看到使君子这个药是在读一本中药图鉴的时候,记住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花很漂亮,小小的,粉粉的一朵,很可爱!

花▼

新鲜果实▼

成药▼

后来再接触到使君子是因为乐界大医养的名医常常用这味药来驱虫,治疗小儿疳积。接触多了才知道,使君子不仅花的颜值高,名字优雅,果实非常好用,而且还有两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善良郎中巧遇君子救孙子

传说宋朝年间,潘州一带有一个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重。一天,他上山采药时被一种结在藤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果实形如山栀,又似柯子,去壳尝之,其味甘淡,气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带回家想研究它的药性。几天后,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怕久放发霉,就放到锅中炙炒。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使君无奈,就拣出炒熟的三枚给孙子吃。没想到次日早晨,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使君思想其缘故,莫非这果儿能驱除蛔虫?于是就又给孙子吃了八九枚。这下子可把孙儿折腾坏了,又是一个劲打嗝,又是呕吐。郎中断定是过量中毒,忙用甘草、生姜给孙儿解了毒。几天后,他再次给孙儿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孙儿又顺利排出了几条蛔虫。这孙儿本来偏食,面黄肌瘦,吃果子不仅驱了虫,而且食欲大增,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

此后,郭郎中在行医时,遇到疳积、虫积的患儿,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每获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使君子的另一个传说跟刘备儿子相关,同样非常有趣。

误食野果巧治病

相传,三国时刘备的儿子刘禅得了一种怪病:面色萎黄,四肢枯瘦。浑身乏力,肚子胀得像面鼓,一叩“嘭嘭”直响。刘禅还经常哭闹,要吃黄土、生米一类的东西。一天,日丽风和,刘禅要去野外玩耍,刘备便派两名士兵带他去附近玩玩。谁知,天色将黑回家后,刘禅又吐又泻,两手捧着肚子直喊疼。当刘备向两个士兵问明情况时,刘禅疼得愈加厉害了。两士兵看刘禅又哭又叫,果腹而滚,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刘备忙问他们刘禅到底在外面吃了什么?其中一个士兵战战兢兢地跪拜道:“……小公子看见一种野果,哭喊着要采摘。小的劝不住,就让他摘几颗拿着玩。谁知,……”刘备一听,认为刘禅是吃野果中毒,立刻叫两个士兵去找医生。

谁知两士兵出门没多久,刘禅拉下许多蛔虫和蛋花样东西后,便不哭不闹,安静了许多,还嚷着说肚子饿。刘禅喝了半碗稀粥,又拉了些蛔虫,便独自玩了起来。等医生赶到时,刘禅早就安安静静地睡熟了。日后,刘禅的肚子软了,黄土、生米一类的东西也不要吃了。

刘备眼看着儿子的身体日渐好起来,兴奋不已。暗自思想,定是那种野果治好了儿子的怪病。他便急切地又命两个士兵带了十几个人,到野外采集那种不知名的野果。采后把它晾干,碾成粉末,散于民间,医治像刘禅一样的怪病,果真有效。于是,百姓便抬着猪羊,敲锣打鼓,喜笑颜开地来刘备军中致谢。刘备拿出状似橄榄,有棱有角的野果问及大家这叫什么名字,百姓却摇头不知。这时,只见一书生模样的人挤出人群,大声言说:“既然这野果不知其名,而最先品尝此果的人是刘使君的公子,就不妨称它‘使君子’吧!”众人一听,连连击掌称好!

使君子是常见的驱虫药,能治蛔虫病、蛲虫病和虫积所导致的腹痛,同时对小儿疳积也有疗效。

传说是否真实已难以考据,不过从这两个传说中,我们可以知道使君子的确擅长驱虫。但是使君子不可生吃,否则就会像刘禅一样,出现肚子痛的不良反应。另外,即使是炙炒过的使君子也不可过度服用,正如第一个传说中所提到的,过度服用使君子会导致中毒,出现呕吐、呃逆等不良反应。

使君子驱虫有良效,但必须谨慎使用,否则容易出现呃逆、呕吐、腹痛等不良和中毒反应,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白殿疯从哪里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