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不羁倜傥古树茶头
古树茶头 de 不羁倜傥 岁月的脚步从未停息,对普洱茶的痴迷与日俱增,追随着制茶大师魏晓峰的精湛技艺,漫步在扑朔迷离的普洱世界。 辨识和品鉴的能力,在对比的过程中日益提升。阡陌高低,用心体会,让口舌和体感告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钟情于“吴啓英”普洱茶,不是因为有各种光环的环绕,更多的是对制茶大师拼配、渥堆技术的接受与欣赏。从选料到拼配,从发酵到仓储,甚至是对不同产品的命名,都用心至极。 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总有一款会使人难以忘却。也许你能想到“金针白莲”与“宫廷”的精致,或者“黄金芽”与“玉露尖”的隽秀,再或者“一生”与“非相”的美丽条索,如果说“飞黄”与“飘”的外形已足够粗犷,但压制成饼后却也循规蹈矩。怎奈我偏偏独爱古树茶头的不羁与倜傥。 在普洱熟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因选用原料的树龄、季节、以及发酵技法的不同,一个发酵堆在完成全部发酵工艺后,会形成数量不等且为数不多的茶头。这些无法解块的“硬疙瘩”,颜值实在是低到无法形容,却是这低调的外形下,有着倜傥的韵味。 古树茶头:云南大叶种古树茶湿水渥堆发酵时,在堆温较高的情况下,嫩度高的茶叶果胶分泌相对旺盛,使周边茶叶板结而形成的不易散开的茶块 初见古树茶头,大块、小块糅杂在一起,形状也是千奇百怪。漫不经心地取茶、选器、煮水、醒茶,见洗茶水颜色略浅,便知此茶浸出较慢,注水出汤频率要慢。与众茶友边聊边泡,随兴出汤,只见玻璃公道杯里的茶汤呈现出透彻的琥珀红色,心中不免一惊,看似乌突突的干茶,怎会如此清亮?瞬间,仪式感爆棚,正襟端坐,分茶品饮。 “漂亮”,这是我对美好事物评价的口头禅,是发自内心的声音。醇、厚、甘、滑,该有的都有了。顿时对自己先前的漫不经心感到些许惭愧,抬头看,茶友的眼里也都透出了或多或少贪婪的光。提升水温,再泡,细品。喜欢的风格,熟悉的味道在一杯杯茶汤中时隐时现,十五水后,厚度略减,但只需略慢出汤,甜度持续、回甘深沉,汤色的亮度愈发抢眼,欲罢不能。 意犹未尽,取茶、换壶、煮水,再开一泡。这一泡茶,似有“古树”的风格,更似有“观照”的韵味,醇厚饱满,深沉内敛,兼具生津、回甘,给人以切切的满足感。 次日空闲时,不由自主地再取古树茶头,独饮。干茶,乌突的表层下实则油润劲道;冲泡,虽浸出较慢但持久耐泡;叶底,虽已松散却盘结弹韧。制茶大师魏晓峰对普洱茶的讲解回响耳际,当时的似懂非懂,在探究此款古树茶头的制作渊源之后,渐渐清晰明朗。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对这款茶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因为有足够的内含物质,才可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经得起沸水的冲煮、耐得住环境的变化,茶汤充盈饱满且凝聚和谐,即使在滋味释放寡淡之时,叶底依然呈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性状。好茶如是,朋友之情亦然。 且,“法无定法”的冲泡手法,在这款茶上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熟悉、因为知晓,才可以“随心所欲”。相对于很多茶品,若要冲泡出极佳的口感需要有很细腻的手法,古树茶头则显示出了极强的宽大与包容,可煮可泡,盖碗也好、紫砂壶也罢,甚至偷懒使用的飘逸杯,都不会让古树茶头有明显的排斥。“君子和而不同”,一茶,不拘人、和万器,是真君子。 过往的年,在如山的茶缘里前行,收获满满。新的年,继续在茶缘里徜徉,满心期待。 年12月30丁酉年壬子月辛卯日 日月如梭,旧年又近尾声 时光更迭,新年如约将至 回首一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制茶验证真知、品鉴修正口感 行茶分享灼见,感悟体味人生 卷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作文虽艰,亦不可省心力 大行之道,法则天地,和于术数 无扰乎市,避退乎喧,端身、正心 逡巡顾盼间,道失矣 念念初心,尊师重傅,如玉之心续传承 砥砺前行,唯真不破,一生观照笑沧海 感恩遇见,茶缘如山 编辑部 年12月30日 编辑/安时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个制茶师眼中的 普洱世界 茶缘如山一生观照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1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样的家庭养育什么样的孩子
- 下一篇文章: 初中30篇逢考必出的文言文重要考点汇总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