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昱子。

诗人余光中去世了。

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听他的诗。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听着听着就哭了。

小孩子不懂乡愁,也不懂得船票。

但知道坟墓,是死了。

这个人的妈妈不在了,哎呀,好可怜……

再后来,大了。

开始懂得《乡愁》之所以那么火,因为那么接地气,也因为那么接近政治。

于是开始把余光中当作一个政治诗人。

直到读到《我的九个假想敌》。

余光中写道:“我有四个女儿,依次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简直可以排成一条珊瑚礁。”

不禁莞尔。

哈哈哈,珊瑚礁!

再读下去,原来是余老为他那几个婚恋期的珊瑚姑娘烦恼着,把未来准女婿都当做假想敌。

余老当年也是自由恋爱的人,深知到婚恋之事“里应外合”是多么重要,但轮到自己从追女孩的人,变为女孩的父亲,他的心情是:

“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现在是轮到我来开车。”

为人夫、为人父,这心情矛盾的!

再看下去,大诗人也会自己辩护,他扯出了另一位诗人、美国人纳什的劝告。

“美国诗人纳许(OgdnNash,~)劝我们如此。他在一首妙诗《由女婴之父来唱的歌》之中,说他生了女儿吉儿之后,惴惴不安,感到不知什么地方正有个男婴也在长大,现在虽然还浑浑噩噩,口吐白沫,却注定将来会抢走他的吉儿。于是做父亲的每次在公园里看见婴儿车中的男婴,都不由神色一变,暗暗想:“会不会是这家伙?”

他“杀机陡萌”,便要解开那男婴身上的别针,朝他的爽身粉里撒胡椒粉,把盐撒进他的奶瓶,把沙撒进他的菠菜汁,再扔头优游的鳄鱼到他的婴儿车里陪他游戏,逼他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而去,去娶别人的女儿。”

本来,余光中也是留洋之人,当年入读的是金陵大学外文系,去美国喝洋墨水,思想上当然是开明之人。曾经有朋友和他讨论女儿的婚嫁问题,他说自己才不要横亘中间,成为女儿恋爱的障碍。

但在《假想敌》一文中,他还是承认自己,不过是“伪作轻松”。

“我当然不很轻松,否则就不是她们的父亲了。”

他这样写道:

宋淇(翻译家)有一天对我说:“真羡慕你的女儿全在身边!”

真的吗?

至少目前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羡之处。

也许真要等到最小的季珊也跟着假想敌度蜜月去了,才会和我存并坐在空空的长沙发上,翻阅她们小时相簿,追忆从前,六人一车长途壮游的盛况,或是晚餐桌上,热气蒸腾,大家共享的灿烂灯光。

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

这么一想,又希望那四个假想敌,那四个生手笨脚的小伙子,还是多吃几口闭门羹,慢一点出现吧。

父亲对女儿们的操心,跃然纸上。

这令我不禁对余光中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那就是,他写的东西,好有趣呀!

而余光中和女儿们的回忆,不仅仅是《假想敌》,还有无数个共处的日日夜夜。

在余光中旅美的时候,孩子们曾经跟他一起在美国读书居住。

那段日子是余家千金们经常怀念的日子。

长女姗姗就回忆:“那时爸爸早上开车,送我们去上学。汽车上,我们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音乐,说说笑笑,一下子就到学校了。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外面冷得不得了,车窗外的世界一片雪白,可是坐在车里的感觉却很温暖。”

余老和太太、两位女儿一起为余光中蜡像揭幕

后来,四个女儿都各有出息。

长女珊珊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修完艺术史后居住纽约,已是一对儿女的妈妈。

次女幼珊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返回高雄中山大学任教,留在父母身边。

三女佩珊是留美的行销学博士,返台后应聘在台中东海大学授课,时常可以回家看看。

小女季珊留法学广告设计,余光中所译王尔德的《理想丈夫》,封面设计就出自她手。

余光中在《日不落家》中就写道,孩子们四散在全球各地求学,老两口每天的必修课就是看全球的天气预报。

黄昏,是一日最敏感最容易受伤的时辰,气象报告总是由近而远,终于播到了北美与西欧,把我们的关爱带到高纬,向陌生又亲切的都市聚焦。陌生,因为是寒带。亲切,因为是我们的孩子所在。

“温哥华还在零下!”

“暴风雪袭击纽约,机场关闭!”

“伦敦都这么冷了,曼彻斯特更不得了!”

“布鲁塞尔呢,也差不多吧?”

当然,假想敌也还是阻挡不住地杀进了余家的后花园。

四个女儿都自由地选择了各自的婚姻。

大女余珊珊嫁给美籍华人栗为政,后者曾任美国花旗银行副总裁。

二女儿、四女儿都嫁给台湾人。

三女儿佩珊的婚姻出现红灯时,余光中的态度是开明的,他不介入孩子的是非纠葛,只是祝他们各自走好。

在佩珊办理离婚手续前,女婿特地来看望余光中夫妇,还带了一瓶酒来,与长辈道别。

余光中很真诚地对他说:“是我们没有福气,失去你这半子。”

为人父母,无论是假想敌来临,还是真敌人撤去,忧愁或祝福,全是因爱而起呀!

也难怪,老父亲会在女儿都年过半百的时候,还回忆她们仍是婴童时的情景。

“在厦门街绿荫深邃的巷子里,我曾是这么一位顾盼自得的年轻爸爸,四个女婴先后裹着奶香的襁褓,投进我喜悦的怀抱。黑白分明,新造的灵瞳灼灼向我转来,定睛在我脸上,不移也不眨,凝神认真地读我,似乎有一点困惑。”

“好像不是那个(妈妈)呢,这个(男人)。”她用超语言的混沌意识在说我,而我,更逼近她的脸庞,用超语言的笑容向她示意:“我不是别人,是你爸爸,爱你,也许比不上你妈妈那么周到,但不会比她少。”

再爱的孩子,她也会离你远去。

就如你有天也会离她而去,哪怕再爱,也不能挽留。

斯人已逝,文章长存。

最后分享余老写给四个女儿的信

《写给未来的您》

父母之爱,延续到未来。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

 

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

  

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

  

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

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

  

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不能带给你尘世的享受。

  

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太过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

 

如果你是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

  

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

  

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易。

  

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想一想,诺大世界,有缘结伴而行的能有几人?

  

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在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就应该感激。

  

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

  

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般明媚。

  

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

  

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

  

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

  

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往往出类拔萃又隐藏在卑琐狂荡之下。

  

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

  

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地掩面而去。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

  

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要回信写信给你的朋友。

  

不要老是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人。

  

借他人的东西要还,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孩子,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

  

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

  

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

  

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

  

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文字:昱子,新闻人,一儿一女的母亲,记录二孩妈妈的成长史。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
治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xgls/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