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铺在广州最习以为常的市井风情里,遇见
白癜风疾病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388063.html ?????????? 好热气啊! 来一碗凉茶,降降火吧! 走在广州大街小巷,总会听到如此熟悉如此频繁的一句话! 广州人爱喝凉茶,广州的凉茶铺特多,这绝对是最经典最普通的一种广州市井风情。 但,就是如此普通的凉茶店,车陂人却玩出了一种浓浓的文化气——小小凉茶店,都贴有一副对联;而这对联绝不雷同,全都是自创的哟。 ※在车陂大街小巷,转角遇见凉茶铺。 老街纵横交错,彷如纠缠人生 从东圃农贸市场旁边的陂东路,往前走,巷子里摆满了小摊子小店铺,拥拥挤挤,热热闹闹。走上一段,就看到墙壁上又挂起一条街名,比如,车陂陂东路、车陂永泰市大街、车陂东闸口大街等,让我总是有点晕头晕脑的分不清。不过,这样的感觉也挺好的,本来老街就是纵横交错的,这就像人生,纠纠缠缠,理不清。文艺一点说法,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所写的那句词——剪不断,理还乱。 ※无数次经过的街,你有细心留意周边的风景吗? 走在这种纠纠缠缠如人生的巷子里,用心,慢慢地看,就会发现,很普通的风景,其实,也有着一种很古意的文化气。 比如说,在陂东路这条名字纠缠的巷子里,有不少凉茶店。这是广州习以为常的风景——广州人爱喝凉茶,凉茶店特多,这绝对没什么特别的,简直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风景。 但是,就是如此普通的凉茶店,虽然卖的凉茶也都大同小异,但是看车陂的凉茶店,却能品出独特的味道。 使君一见喜,莱菔万年青 我是在车陂永泰市大街路段,遇见“使君一见喜,莱菔万年青”这幅对联的。这对联就挂在老正兴凉茶铺店面两旁,古雅,颇有文艺气,我一见就喜欢不已。 ※ “使君一见喜,莱菔万年青”包含了四种中药名:使君子、一见喜、莱菔、万年青。其中,使君子、一见喜(即是穿心莲)、万年青,人们相对熟悉,尤其是万年青,很多人家里或办公室里都有盆栽。陌生的可能是莱菔,其实也只是名字陌生而已,样子一定不陌生,因为莱菔就是萝卜呀。这副对联,很巧妙地把四种传统中药名融合在一起,古意深深,颇见文化功力,且“一见喜”对“万年青”,对仗得太讨人欢心啦。我很好奇:这幅对联,是哪位老先生写的? ※写此对联的是店主的爷爷,一名90多岁的中医师。 经营小凉茶铺的,是一对小年轻。男店主很开心地告诉我说: 这幅对联,是我爷爷自己写的哩!我爷爷非常喜欢花花草草,曾经是个中医师,现在已经90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哇!真想认识男店主的爷爷呀!但男店主说,他们来自潮州,爷爷在潮州呢!虽为遗憾,不过经常在这小街上闲逛的我,可以看看这幅赏心悦目的对联,满心文气缭绕,着实舒畅。 一饮清心润肺通体畅 再饮消愁解忧神不伤 再往前不远,便到了车陂东闸口大街地段,又见一凉茶铺子——强力凉茶。名字朴实有力,其门前的对联也一样很简洁有力—— 力壮皆由浅病及早除, 强健源于百草治旧疾。 ※店名朴实有力。 这幅对联无需多解释,一看就懂。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很登对,简简单单,无需费什么周章,你懂我懂大家懂。好,遇见了,就买上一瓶,咕噜噜喝下,热气解了,顿然就心平气和,舒服晒。 同样简洁明了的对联,还出现在平安堂凉茶和凉茶世家这两间店铺里。 平安堂凉茶在车陂高地大街,从中山大道进入,很快就到。这凉茶铺的对联是镶嵌在店铺里面的,我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到。 ※对联镶嵌在店铺里面,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长生不老无觅处,四季平安此中求”——这对联同样是很浅显,却也蕴含很朴实的大众心理,喝喝凉茶,四季平安。 ※对联说出了喝凉茶的百姓朴实的愿望。 平安堂店里的年轻男子,一个人拿着麦克风,独自唱卡拉OK,唱的都是老歌。我问他,能否让我拍拍对联?虽然歌声被我打断,但他一点也不恼,还很开心地对我说:“好呀好呀,这对联很实用,你随便拍吧,祝你四季平安!”然后他又自顾自地陶醉进歌里去了。我一边听歌声,一边拍对联,虽然当时街巷很吵闹,但我却心神平安,满心喜悦。 ※对联不用牌匾,只用红纸贴在门两旁。 凉茶世家这间铺子则是在东圃农贸市场背后那条小路上,大概位于西华牌坊的斜对面。这对联不是用牌匾挂着的,而是用红红的纸张贴在门两边,就像平常我们过年时贴红对联一样。这对联也极其明白晓畅—— “一饮清心润肺通体畅,再饮消愁解忧神不伤”。 纸贴对联,时间一久,风吹日晒雨淋,字自然就会褪色,对联也很容易霉烂。结果,三个月后,当我再走过凉茶世家铺子,看到门前的对联崭新得很,我还以为又开了家新的凉茶店,但看看方位,依然是这个地方,依然是这个名字,摆设也没有变,唯一变的是纸贴对联更新了。每当纸张陈旧,店主就赶紧再写同样的一副对联,重新贴上。看来,这店主很有心哟!不仅让人享受口中的清凉和愉悦,也还可以享受到眼中的愉悦。 ※每当对联纸张陈旧,店主就再写一副贴上去,也是有心人。 小小凉茶铺,亦有深深的历史质感 广州地湿水温,水质偏燥热,身体易“聚火”。为了缓解和调理“火气”,很早以前先民就用一些性寒味苦的中草药熬制成汤,用以解暑去火。渐渐地,熬制中草药汤来解暑解火气,演变成一种家家户户都有的习惯。后来,有家庭熬制好的一大缸解暑汤药,挑到码头上,一碗一碗地卖给工人们。这种买卖越来越多,凉茶铺便渐渐地出现在街头巷尾。时至今日,无论新旧城区,广州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卖凉茶的店子。而凉茶也早已融入到广州人的血液中,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每当感冒上火时就一定会想到要喝杯凉茶来治治,就算不一定立即见效,喝了也能给心里带来不少安慰,就算平时没什么病痛也爱喝凉茶解解喝。 ※生活气息浓郁的大街小巷。 作为一个城中村,车陂为何自豪地称自己为“文化车陂”?随着越来越深入车陂的大街小巷,看到大街小巷的祠堂,还有车陂涌里的龙船以及热闹的龙舟景,我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当然,相比祠堂和龙舟这两种大文化,小小的凉茶铺也许无足轻重。但是,历史的味道与质感,有时候也往往来源于一些无足轻重的小文化。所以,从这点上说,这些散落在车陂的大街小巷的小凉茶铺,也可以是解读文化车陂的一个生动侧面。 SpecialReports 栏目介绍 e家君推出一个新栏目:《作家眼中的车陂》,文化就像一种胶片中的光影,那一小片光影都有存在之美,让我们一起来发现那些被你忽略的车陂之美。 作家简介:潘小娴,作家,现已出版《美人香里说宋词》、《村上春树的三张面孔》、《闲敲棋子落灯花》、《最美的游戏》、《钢琴美韵》、《钢琴的故事》、《建筑家陈伯齐》、《会飞的蒲公英》等作品。 版权声明: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sltx/6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