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第77章太子忧心宰相发力

当年春天来临时,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已在为寿王仔细物色。

武惠妃点头笑道:“姊姊,你告诉李侍郎,他一心为瑁儿谋划,我不会亏待了他。李瑛娶的薛氏,小家小户的,不值什么。”

武玉娘笑眼弯弯道:“什么亏待不亏待的,哥奴能为寿王效力,便是哥奴的荣幸。再说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寿王好了,便是妹妹好了,妹妹好了,咱们便都好了。”

“好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看姊姊鲜妍的容色,便知道李侍郎的肥水,都已流在姊姊的田里咯!”听武玉娘一口一个“哥奴”,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俩的亲密关系似的,不由打趣她道。

“哎呦喂,妹妹怎么也打趣起我来了?姊姊都半老婆娘了,还能鲜妍到哪里去?倒是妹妹,端的是二八小娘子一个!你看看,这吹弹可破的皮肤,这不盈一握的腰肢,这娇艳欲滴的红唇,便是姊姊看了,也心跳得紧呢!”武玉娘啧啧赞道。

“姊姊,李侍郎能说会道,你和李侍郎在一起久了,愈发会说话了!”

武惠妃说的也是实话,自裴光庭年病逝后,一晃已有两年。这两年来,李林甫公然出入裴府,和武玉娘出双入对,长安城的高门大户谁不知道他俩的私情?两人之间,也无非只差一纸婚书罢了。

武惠妃果然没有亏待李林甫,一个月后,李林甫从黄门侍郎擢升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与中书令张九龄、侍中裴耀卿一同担任宰相。李林甫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恨不得向全天下人宣布:“我李林甫终于当上宰相了!”当然,他最想分享这一喜讯的,是武玉娘。

为了报答武惠妃,李林甫当上宰相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废除太子李瑛。

李瑛出生于年,自年当上太子以来,一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为他知道,他既不是皇后所生,也不是父皇的长子,他能当上太子,皆因母亲赵丽妃曾经得宠。但自从父皇有了武惠妃后,母亲便一日一日被冷落了下来。

年,赵丽妃临终前,将他唤到病榻前,苦苦叮嘱他:“瑛儿,我已求过你父皇,无论如何,请他看在我当年尽心尽力伺候他一场的份上,让你长长久久……瑛儿,你千万要记住,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做非分之事,不要惹父皇生气……”

这些年来,母亲的话一直铭刻在他心里,本就小心翼翼的他,愈发谨言慎行,在父皇面前从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以免引起父皇任何不快。

但饶是如此,他依然知道他的太子之位已经岌岌可危。特别是年那场饥荒,父皇移驾洛阳,却让李瑁留在长安开仓放粮,任谁都知道这是父皇想让李瑁赢得天下苍生的爱戴!

年,父皇又以李瑁开仓放粮、赈灾有功为由,在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等品级之外,加拜李瑁开府仪同三司,开创诸皇子之先河。在父皇心中,孰轻孰重,还有谁看不明白么?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中书令张九龄、侍中裴耀卿、他师傅阿倍仲麻吕等都一直明里暗里帮衬他,以“太子是国之根本,若无过失,不可废黜”为由,劝父皇不可轻举妄动。但是,若父皇一心想要扶持李瑁,张、裴二相又能撑多久呢?李瑛心中一片茫然。

当李瑛心中迷茫时,李林甫已经在紧锣密鼓地部署废除太子事宜。李林甫下定决心,要扳倒张九龄。因为,张九龄是废除太子路上最大的障碍。

对于张九龄,李林甫可谓积怨已深。如果说之前对张九龄是嫉妒,那么,在得知张九龄极力反对李隆基提拔李林甫后,李林甫对张九龄已恨之入骨。

李隆基想要擢升李林甫为宰相时,出于君臣之礼,李隆基还是要征求一下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毕竟中书令是百官之长,对于官员提拔、罢黜有一定的话语权。

不料,张九龄却对李隆基说:“陛下,宰相位高任重,事关社稷,李林甫虽有吏才,但持身欠正。这宰相人选,只怕还需斟酌一番才好。”

李隆基下朝后将张九龄这番话告诉了武惠妃,武惠妃力挺李林甫。次日早朝时,高力士依然宣读了李林甫拜相的诏令。

当李林甫从武玉娘枕边知道了张九龄对李隆基说的那番话后,恨得牙痒痒道:“张九龄,你等着!总有一天,我会让你明白我李林甫的能耐!”

自李林甫当上宰相后,张九龄的担忧一日胜过一日。

张九龄出生于年,李林甫出生于年,两人相差十岁。

年,张九龄因修大庚岭路有功,从岭南被召入长安,拜为左补阙,主持吏部选试。李林甫则在太子中允闲职上蹉跎了好几年。

年,李林甫的姨父源乾曜担任门下省侍中,源乾曜儿子源洁为李林甫求取司门郎中之职,源乾曜说:“郎官应有才干声望,哥奴也能当郎官?”只是将李林甫从太子中允改为太子谕德。

张九龄对李林甫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rybw/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