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593234657343333&wfr=spider&for=pc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早出现在《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后被全面引用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层面。

在汉语语境中,“君子”与“小人”是一组反义词,正人君子是人所共仰的楷模,而无赖小人则是人所共恶的屑小。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等,都是拿君子与小人来对比褒贬的。在古代,人们对于君子有着较高的道德标准,先秦典籍对此都有着详细的论述。比如《论语》,涉及君子的就有一百多处,可见,古人对君子的重视程度。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虽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人、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贤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比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本文就来跟大家分享君子的一些道德品质。

君子有“三立”

古人云君子三立:立德、立功(行)、立言。立德,如果是一棵树,那他就是主干。立功,如果是一棵树,他就是花和果实。立言,如果是一棵树那他就是种子,传种下去。

立德(做人),就是有比较高的道德修养,比较强的人格意识。这是人生立命的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立德”,就好像是一棵树的主干。“立德”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坚持学养和修养的递进,才能完成“立德”。

立功(做事),就是要用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来丰富、充实我们的人生。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功”,就好比是一棵树的花与果。刚才说到立德是主干,那么立功就是这棵树的花和果。

立言,就是要用我们自己的思想成果来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丰富我们人类的文明宝库。“文章千古事”,思想的传递要靠文章。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言”,就好比是一棵树的种子。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要做个君子,必须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义的话,慈悲的话,正义的话。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必定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强取豪夺。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为人处事,如果能以八正道为原则,也不会有差错。

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君子三乐”,就是指君子的三种人生乐趣。这段话告诉我们,孟子所说的“君子三乐”指的是这样的三种人生乐趣:父母都健在,兄弟也都没有什么灾病事故,从而得以躬行孝悌,这是第一乐;为人处事合乎道义,上不愧对于天,下不羞对于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获得内心的安宁,这是第二乐;第三乐是君子传道、育人所获得的快乐,即能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使君子之道遍传天下、造福社会。

君子有“三德”

孔子说:君子有三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容德以仪表形态正君子之形,颜德以表情姿态正君子之姿,辞德以言语声音正君子之声。

所谓“仁者不忧”,指导我们以仁厚、宽和的心态面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其实,类似于今天的市场的情状,只要我们用淡泊、豁达的态度把每一次起伏看作生命里历经阳光风雨的过程,那么无论什么情况的发生也掠夺不了我们心中的快乐。支持我们坚韧地完成手头艰难的工作的是我们心中一直相信雨后会是艳阳天。

所谓“知者不惑”,告诉我们如果把事物的机理都了若指掌的话,我们将不惧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时候对于我们将要实施的行为作最为充分的准备,比如你要买入某一支股票之前至少有必要把上市公司的情况了然于心,于是在变故发生的时候你有足够的理由告诉自己坚持。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话,你将像是一只迷惑的蝙蝠在黑夜里乱转。

所谓“勇者无惧”,绝不是让我们去逞匹夫之勇。有“智”有“仁”的“勇”才算大勇。“仁”筑就胸怀,“智”让我们有正确理解事物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这样的勇者将是社会里的赢家。

君子有“三戒”

孔子在生活上主张,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句话清楚地指出了人们应按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有所区别。

青少年时期,由于发育不成熟,不能早婚,不能迷花恋蝶,沉迷于儿女之情。中医历来反对贪色纵欲,主张节欲以养精,藏精而健身。所以“戒之在色”,对“少之时,血气未足者”是大有裨益的。

中年时,是气刚任性、好胜善斗的年龄,所以应平心静气,和谐宽容,“戒之在斗”。

老年时,体力已经虚弱,不要再竭力追求名誉、地位和金钱。如果贪婪无度,挖空心思地谋取个人利益,就会大伤元气,损身折寿。

君子有“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里所谓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这是哲学问题,和宗教信仰一样。但是谈宗教信仰,第一等智慧的人有,最笨的人也有,中间的人就很难有宗教的信仰。人生如果没有可怕的,无所畏惧就完了。孔子教我们要找畏惧,没有畏惧不行。

第一个“畏天命”,等于宗教信仰,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的形态,而有宗教哲学。有一位大学校长说:“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越说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学。”这虽是笑话,也蛮有道理,由此可见哲学之难懂。乡下百姓往往是大哲学家,很懂得哲学,因为他们信命。至于命又是什么?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坏,都认为是命,这就是哲学。天命也是这样,这“畏天命”三个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这些都是“畏天命”。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不会成功的。

第二点“畏大人”。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敬畏,才有成就。

第三“畏圣人之言”,像我们读《论语》,看四书五经,基督教徒看圣经,佛教徒看佛经,这些都是圣人之言,怕违反了圣人的话。

君子有“三愆(qiān)”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一是没到发言的时候就开讲,这叫“躁”。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有的人生怕遭到冷落,或者怕被认为没文化,或者为显示自己博学,常常不等人家说完,就贸然插嘴,令主讲者不得不中断思路来回答问题,以致常令主讲者找不回思路而无法收场。

二是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这叫“隐”。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些,但也不是没有。这种人往往多少有点心理障碍,或者是自闭症患者,属于不大适应社交或者是有社交恐惧症的一部分人。由于错过发言的机会,其观点、立场、意见、智慧、风度、气质都无以表现,所以这种人多数会逐渐被边缘化,最终淡出社交圈子,成为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孤独者。

第三种情况最可怕,叫作“瞽(gǔ)”——俗语叫没长眼。谈话不看对象,不注意对方的脸色,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不管是否触到人家的痛处,只在那里自说自话。这样的谈话,百分百的失败。遇见这样的谈话者,客气的人会忍耐,或作转移话题的尝试;不客气的也许会拂袖而去,或者干脆下令逐客,将他扫地出门。

君子有“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所谓的“九思”,是从孔子个人的言行举止的各方细节入手,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不失君子之德。

孔子所谓的“九思”,其实也并不深奥,简言之即为:看事看人,看要看清楚了,才会明察是非,因为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听也要听明白他人的真实语义,切不可道听途说;与人相处时,脸色一定要谦逊温和,这样才不失礼于人;对待他们的态度一之一要庄重恭敬,敬人如敬己;说话时一定诚恳实在,有一说一,不可满脸跑火车;做事要认真谨慎,才不会忙乱中出错;有想不明白的事情,要请教别人,切不可不懂装,胡乱决策,一意孤行,闹出笑话;心情好,想发火发怒时,得先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不要因图一时痛快,而后悔不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君子通过修己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从而传播道义,德化民众,济世安民。修养自己就要使自己能够严肃、庄重、恭敬的去做事;修养自己就要善待他人;修养自己就要使天下所有的百姓都得到安宁和太平。君子修正身心,净化心灵,与道相合,与德相应。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胸怀坦荡,与人为善,才能够承担起维护真理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我们总是觉得古今的儒者都是信奉明道和实才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现如今有很多这样的人,做事很有目的性,不求真知,喜欢做噱头,趋炎附势,却掩盖了事情本身的意义,看似呼风唤雨游刃有余,到最后真正需要他的时候却无法发挥应有的水平。反而是君子,能够厚积薄发,不沽名钓誉,而是脚踏实地,在真正关键的时刻一展才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不懊悔、不羞耻,做“君子儒”,而非“小人儒”。

摩天之星

深圳市摩天之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摩天之星)成立于年,主要专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商学培训、国学研修、量身定制的企业咨询等服务。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五千年的国学智慧精华与西方管理学相结合,帮助国内企业家解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修心开智,齐家治企,传承基业。

一直以来,摩天之星坚持以专业、务实、领先的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学习、成长、咨询服务的综合型平台。目前,摩天之星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南京、厦门等多地建立了20多家分子公司,业务覆盖全国。

旗下品牌

往期精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rybw/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