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养殖现状

近年来,我国养殖模式已经从粗放型养殖开始向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转变,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越来越高。但目前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对抗生素的依赖程度依然很大,抗生素滥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而且残留药物在动物体内和水环境的蓄积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所以天然高效低残留的中草药是控制病害的发展趋势。中草药的运用必须建立在中医药的理念上,中医药学的基本观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以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标本兼顾为主导思想。

中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中的优势

中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中的优

中草药不易产生耐药性问题

水产用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每味中草药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体上分为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俩大类。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多种成分,不同的有效成分往往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但有些不同的有效成分有相似的作用,这一点是抗生素无法媲美的,这个特性可以有效解决抗药性问题。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黄酮类、多聚糖、苷、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提高诱食率,促进生长

很多中草药具有独特的气味,如八角、鱼腥草等均有不同的香味。这些香味可以掩盖水产饲料中的不良气味,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和唾液的分泌。中草药添加剂对鱼虾有诱食作用,可促进动物的采食,提高生产性能及饵料利用率,缩短养殖周期。段贤彩()的实验表明,用辣蓼草、石菖卜、松针各1%,大黄、黄连、黄柏、地榆各0.5%加入饲料中饲喂草鱼、鲤鱼,成活率从30%~50%提高到70%~80%,亩产从Kg提高到Kg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细菌性、病毒性病害的防治

防治病原微生物的方剂,往往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等组合性治疗法则。如清热解毒药中的板蓝根、金银花、黄连、黄芩、大青叶等,可以抑制病原的生长和繁殖。经科学研究发现,五倍子添加到饲料中,能使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进一步增强,对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中草药对寄生虫病害的防治

文献显示,可用于驱杀水产动物寄生虫的中草药有使君子、南瓜子、槟榔、贯众、青蒿、常山、马齿苋、苦参等。张继平等超声法提取苦参中的生物碱,发现浸泡用药可以有效地驱杀鳜鱼鳃部寄生的车轮虫,表明苦参所含的生物碱对车轮虫有驱杀作用

中草药可提高鱼类免疫力

中草药能显著提高鱼类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大大减少鱼类患病的概率。如黄芪多糖、灵芝多糖都可促进动物体的免疫能力。研究表明,柴胡多糖、艾叶多糖等在体内外都有激活补体的作用。绝大多数多糖都能促进白介素—I的生成,而且均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

中草药对营养性病害的防治

过度投喂高能量高蛋白饵料,导致脂肪含量超过鱼类的需求,都极易导致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引发脂肪肝。而中药散剂中的柴黄益肝散可有效地解决脂肪肝症状

现代技术应用中草药的优势

传统对于中草药的运用,大多采用中草药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超微破壁等方式,造成中草药使用量大,操作过于繁琐等缺点,而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进步,采用微生物发酵中草药或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取出有效成分,而且使中草药的药效成倍提升,从而使中草药的运用更接地气,操作方便,效果更明显。

影响中药草药效的原因

中草药的使用,和药材的产地、采药部位、采集时间等有很大关系。举例来说,某种中草药产地是北方,如果是南方种植出来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使用的中草药应该注重“道地药材”,才能使中草药的药效充分的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中草药在水产上的应用面非常广。但当前中草药的研究过于侧重对使用效果的判断,而对药物有效成分和药效针对靶器官等方面研究较少。传统复方中草药制剂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因此,以后要加强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研究,深入探讨药理学和毒理学理论,借鉴现代药学的先进经验逐步改进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高中草药用于病害防治的效率,以及合理的中西结合,更科学指导水产养殖动物疫病的防治。

夏辰生物致力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技术

推出中药防控寄生虫及肠炎类产品

成熟配方及使用案例

欢迎咨询了解

广告时间

更多精彩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rybw/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