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我们身边的那些牛人,或者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上的牛人,哪个不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君子六守之第一守:守神,这里的“神”,就是指人的精神。

我们的智力活动是要消耗精神的,所谓,神为智之源。

这样就好理解,为什么六守的第一守,就是“守神”。

为了保证我们智力活动的后勤补给,我们就要确保自己的精神是充足的,而且还不能浪费。

具体怎么做呢?

《素书》说,守神之要,在于“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先看“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重点是“欲”,这个“欲”是指什么?从哪里来的?

我们人,被天地造化出来,得其天性,所以,我们的“欲”也是循天而发。也就是说,这里的“欲”是指我们人类自然而然、天生自发的一些生理、心理欲望,吃喝拉撒、爱恨情仇,等等等等。

那么,“禁欲”是要我们把这些天然的欲望都禁止掉?

《素书》不是这个意思,要把“绝嗜禁欲”放在一起来看。

我的理解,应该是,让我们控制那些,过而不当之欲。

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欲望,能做到,收发皆有节度,既不会过,也不会不及。那就可以不被物欲所掌控,也就是,达到了“除累”的效果。

一旦我们对天然欲望的追求过度,我们的精神外驰,久而久之,流而不返,则心智必然会蒙蔽于物,役累于物。

神驰于外,不能归心。故而,神不舍心,智亡其内。

因此,要想成为贤人君子,第一步,就是要绝嗜禁欲,归神入道,以恬养智。

接下来看“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非”,就是指“是非”的“非”。

“恶”,就是指“善恶”的“恶”。

“抑非损恶”很容易理解,但,难度在于,怎样明辨是非?怎样区分善恶?

不是说,大家价值观不同,或者,大家站的角度不同,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是与非、正与邪、善与恶吗?

不是的。

按照《素书》的逻辑,如果贤人君子能够归神入道,得道之后,他就会明白,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我们普通人之所以会混淆,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是真正的道。

“禳”是什么意思?

如果人们违背大道而行恶事,则必受祸殃。

这里的“禳”,就是消除灾祸的意思。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趋福避祸,趋吉避凶,只要“抑非损恶”就可以了。

最后看“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这句的意思,不是说,人沉迷于酒色,会给自己的人格或者生活带来污点和麻烦。

那是什么意思呢?

酒,在咱们中国的古代,原本是一种药,而不是饮料。

酒加在药中,可以增加药力。正常情况下,没有病是不适合饮酒的。

而在健康的情况下饮酒,则会散人气血,从而导致神亏。

色,指男女欢爱,人身阴阳之交融,可损可益。循之以理,有节有度,阴阳相济则可以益身。过而失当,不合阴阳之理,无节无度,则损人。

色,如果过度,则会通过泄人气血,来使人神亏。

酒、色使人神亏,让人失去清净明澈之心,如同泥沙使水污浊。所以说,酒、色会污神。

故而,贬酒阙色,可以使神无污。

神无污,则智不失其源。

总结一下,君子六守之第一守,守神,分为三步。

第一步,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归神入道

第二步,抑非损恶,所以禳过。——守而勿失

第三步,贬酒阙色,所以无污。——持而勿乱

高一心先生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白殿疯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rybw/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