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fashion表达——

花中四君子的前世今生

北大校友“阅读与密室”系列第四期活动

今天我们打开手机、电脑,一大堆网络词语就会扑面而来,什么“不明觉厉”“破防”“low”……隔一段时间就好像就会跟不上形势,需要更新一下自己的词汇,用上最流行最盛行的表达方式,以免out了。

在遥远的古代,在没有手机、网络、电子屏幕的时代,你会好奇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表达心中所想的吗?

那时候最流行、最fashion的意象又是什么呢?

很早很早以前,中国古代的文人就喜欢通过花草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志向。最著名的当属屈原的《楚辞》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而后来在所有的花草中,最有名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也因此许多相关主题的诗歌和画作流传至今。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你还可以想到哪些诗词是吟诵“花中四君子”的,

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忆一下吧。)

跨越千年以后,年12月11日,江湾镇街道图书馆,上海当代大小朋友也效仿古人,跟随江露露老师,通过诗词歌赋、古典小说的阅读和鉴赏,发现梅兰竹菊在古典文化中的特别意象,跟花中四君子来了一次“集体约会”。

江露露老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拥有5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青少年儿童的阅读、写作、文化文学素养培养等,目前在某互联网大厂做语文教研工作。

冬日的上海,室外依然冷峻,室内却充满了郎朗读书声、欢歌笑语声。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孩子们,跟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似乎神交已久,频频与老师互动交流志愿者们还准备了各种鲜花,一方面创造更契合主题的氛围,另一方面,孩子们可以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花,深度体验和参与活动。

打开五感,沐浴花香,用古典文化的方式,参与以花言志头脑风暴。所谓牡丹富贵、荷花高洁、桃花华美......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花语,每一个人也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花代言。

江露露老师的分享,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带领孩子们走近古代文人风雅的生活,欣赏古典美和艺术美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来看看孩子们的笔记和分享,稚嫩的笔触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孩子们纯真美好的心。

聆听、感受、思考、创作、分享,孩子们展现了与学校课堂上一样认真、投入的态度,对于未知总是充满好奇,对于古代文人“花草言志”“诗歌言志”的高雅艺术生活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

瞬间

围绕梅兰竹菊背后的“君子之风”,延展到其他花的花语和风骨,除了师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孩子们之间也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互动,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呢。

在活动反馈中,孩子们表示收获非常大,这些成长在现代的男孩子女孩子都感受到了美的力量:古典文学的美,传统文化的美,新鲜花卉的美,窗花剪纸的美(感谢公益讲师江露露友情赠送),奉献爱心的美(把自己的书捐赠给了图书馆),有声故事的美(感谢江湾镇街道图书馆友情赠送)。

本次活动主办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上海校友会,协办方上海虹口区启发文化青少年阅读指导中心(启发青阅),感谢所有参与活动的大小朋友,特别感谢公益讲师江露露老师的专业付出,感谢江湾镇街道图书馆的支持。

未来启发青阅还将携手北大经院上海校友会联结更多上海本地名师资源出版资源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多个场域开展各种公益的阅读和分享活动敬请期待!

阅读有光,启发成长。

感谢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pzff/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