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琴中的四种题材操引畅弄
古琴之 “操引畅弄” // 很多了解传统文化的朋友,都知道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而琴为“四艺”之首,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八音之首,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已经超越了乐器本身。深邃苍远,空灵飘逸的古琴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被历代文人们尊崇为修身养性的“雅器”。 仅仅是从曲名上就能让人感到一股超然物外的精神特质,充满了诗情画意,对古圣先贤们来说就是一本心境实录,纯净雅正,而对这些琴曲进行研习与体悟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过程呢? 在繁多的古琴曲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以“操”“引”“畅”“弄”命名的琴曲,却未必知晓其中深意,实际上,就像京剧的曲牌名有水龙吟、柳青娘、朝天子、将军令等等,操引畅弄是作为古琴曲的4种题材,而这4种题材的古琴曲都受到了儒道思想的影响,我们来一一探寻其意。 操 01· 操 所谓“操”,在《琴论》中有言:“忧愁而坐,命之曰操,言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当人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弹出来的琴曲名“操”,亦或表现君子之志向的琴曲也名为“操”。 虽然一个人贫困潦倒,不能做到“兼济天下”,但是他能“独善其身”,守持住自己的操守,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那么,他也依然是一个君子。 “操”类琴曲多产生于先秦时期,在古琴曲中也最为常见。 如《文王操》、《遁世操》。《遁世操》被归入《太古神品》之中。解题为:“臞仙曰:是曲者,许由之所作也。琴史内曲之高洁者,止此曲最为高古。”乐曲借尧欲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拒之并遁隐于箕山的传说,表达了古代隐逸者的理想,古代隐者逃避纷纭的世事,在深山之中找到了安宁和快乐,与山间的猿猴麋鹿为友,与大自然的日月风云同在,何等逍遥,何等自由! 引 02· 引 所谓“引”,《琴论》中言道:“引者,进德修业,申达之名也。”本意有延长,延续之意,能够使君子所修行的德业更进一步的乐曲就名为“引”,多为舒缓悠长之曲,而“引”也可能为“引子”,以“引”为名的琴曲,也有引曲叙事之意。 如《风雷引》、《良宵引》、《华胥引》等。《华胥引》是根据《列子》寓言故事而作。 相传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国家不治,一日梦游华胥国,发现该国一切顺其自然,国治民安。于是黄帝依照此法来管理国家,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华胥国”和《华胥引》,实为后人托名,作者主要以此来歌颂“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但乐曲庄严,音韵畅达,琴声旋律肃穆,音调铿锵。 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嵇康 // 畅 03· 畅 “畅”意为畅达,通畅。宋郭茂倩在《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中言:“《琴论》曰:和乐而作,命之曰‘畅’。言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道也。” 也就是说,古琴曲中的“畅”,通常指一种美妙的和谐,它是人与天的和谐畅通,充满了达道的喜悦。以“畅”为名的琴曲都有愉悦舒畅的特点。 如《神人畅》,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相传《神人畅》是尧的作品,此曲表达了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弄 04· 弄 “弄”包含娱乐的意境,以“弄”命名的琴曲大多短小,故有“三弄”、“五弄”。《琴论》中对“弄”的解析为:“弄者,情性合畅,宽泰之名也。” 以“弄”命名的琴曲最著名的莫过于《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 《梅花三弄》以泛音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此曲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古琴的内涵博大精深,音乐中体现的是高雅的胸襟、学识与修养,也是历代文人们思想学识和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古琴因其特有的音色品质与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圣先贤们不仅从古琴汲取了精神营养,又向古琴大川灌注了涟漪清泉,使古琴成为最能代表和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底蕴及精髓的载道之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pzff/6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水街坊,快收藏好这种广东靓汤秘
- 下一篇文章: 中美战略会谈糖衣我吃了,炮弹你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