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彩内容

按揉五大穴位,滋养五脏好妙方!(动作简单易操作)

起床后最不该做这七件事,会悄悄偷走你的寿命!

道医劝告您不可以做的56件事!

每天步,竟然走掉三大慢性病!但关键是要这样走!

喝茶七不饮,你都知道吗?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实。产地

主产四川、广东、广西。此外,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地亦产。

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索子果、冬均子、病柑子、君子仁、冬君子、病疳子。采收加工

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鉴别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长2.5~4cm,直径约2cm。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泽。顶端狭尖,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处壳较厚,中间呈类圆形空腔。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cm,直径约l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隙。气微香,味微甜。

炮制方法

1、使君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使君子仁:取净使君子,除去外壳。

3、炒使君子仁:取使君子仁,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有香气。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气香,入脾、胃经。善杀虫、消积,既为治蛔虫、蛲虫病之佳品,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功效

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1、蛔虫病,蛲虫病。

2、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连用2~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故不宜超量服。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故服药时忌饮茶。

相关配伍

1、治小儿五疳,脾胃不和,心腹膨胀,时复疞痛,不进饮食,渐致羸瘦: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川芎各一分,使君子仁(浸,去黑皮)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皂子大。三岁以上一粒,三岁以下半粒,陈米饮化下。(《和剂局方》使君子丸)

2、小儿脾疳: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每米饮服一、二钱。(《卫生易简方》)

3、虫牙疼痛:使君子煎汤频漱。(《集简方》)

使君子的故事

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敬。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藤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果实形如山栀,又似诃子,去壳尝之,其味甘淡,气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带回家来想研究它的药性。几天后,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怕久放发霉,就放到锅中炙炒。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

使君无奈,就拣出炒熟的三枚给孙儿吃。没想到次日早晨,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使君思想其缘故,莫非这果儿能驱除蛔虫?于是就又给孙子吃了八九枚。这下子可把孙儿折腾坏了,又是一个劲打嗝,又是呕吐。郎中断定是过量中毒,忙用甘草、生姜等给孙儿解了毒。几天后,他再次给孙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孙儿又顺利排出了几条蛔虫。这孙儿本偏食,面黄瘦弱,吃果子不仅驱了虫,而且食欲大增,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

此后,郭郎中在行医时,遇到疳积、虫积的患儿,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每获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文章精选

?老神仙亲传: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

?七种食材能清肠,令人常吃不厌!

?长期被湿气困扰?道医养生教你如何去湿气与湿邪!

?起床后最不该做这七件事,会悄悄偷走你的寿命!!

?现代女人为啥百病缠身?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华佗教你睡觉,不管你是否熬夜,一定要看!

道医学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pzff/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