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ldquo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
王阳明先生的《寄希渊书》一文很短,但对我而言却是共鸣最大的一篇文字。“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字字珠玑! 通过这边文章的学习,我领悟了两个问题: 一是我如何看待外人外物?阳明先生说: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告诉我们圣贤待人处事,尽管有时候遭遇委屈曲折,但仍然坚守正道,而这份坚守,就是坚守自己的不动之心,坚守内心的道德良知,正所谓外界动而此心不动,你认为的委屈曲折便不复存在。 二是我如何对待自心?阳明先生说: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告诫我们如果一味认为自己是君子,而认为别人都是小人,甚至为了成全自己的君子之名而陷别人于小人之地,这样的行为也是被圣人所不齿的。读了这些话,才知道自己在对待别人和自己时,也曾经犯下错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甚至认为自己是君子,而别人都是小人,这是多么狭隘、自私的利己主义!有时候甚而对有些人、有些事看不惯,要么冷眼冷语相对,要么避而不谈不见。其实,阳明先生早就告诉我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先不说你到底是不是仁人君子,仅凭这份潜伏在自己身上的避世之心、消极懈怠和不敢责善,就有违圣人之道。 行正直之事,却让人难堪,这大概是一个正直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吧!有时候,我想,“难得糊涂”反而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吧! (作者单位:合肥基地财务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pzff/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