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说故事使君子的故事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传说一: 相传,三国时刘备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 面色萎黄、四肢枯瘦,浑身无力,肚子胀得像面鼓,一叩“嘭嘭”直响。刘禅还经常哭着,闹着,要吃黄土、生米一类的东西。一天,风和日丽。刘禅要去野外玩耍,刘备便派两名士兵带他去附近玩玩。谁知,天色将黑回家后,刘禅突然又吐又泻,两手捧着肚子只是喊疼。当刘备向两个士兵问明情况时,刘禅疼得愈加厉害了。两士兵瞧见刘禅又哭又叫,裹腹而滚。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刘备忙问他们刘禅到底在外边吃了什么,其中一个士兵战战兢兢地跪拜道: “……小公子看见一种野果,哭喊着要采摘。小的们劝他不住,就让他摘几颗拿着玩。谁知,……”刘备一听,认为刘禅是吃野果中毒,立刻叫两个士兵忙去找医生。 谁知那两士兵出门后不多时,刘禅拉下了许多蛔虫和蛋花样东西后,便不哭不闹,安静了许些,还嚷着说肚子饿。刘禅喝了半碗稀粥,又拉了些蛔虫,然后便独自玩了起来。等医生赶到时,刘禅早就安安静静地睡熟了。几日后,刘禅的肚子软了,黄土、生米一类的东西也不要吃了。 刘备眼看着儿子的身体日渐好起来,兴奋不已。暗自思想,定是那种野果治好了儿子的怪病。他便急切地又命那两个士兵带了十几个人,到野外采集那种不知其名的野果。采后把它晾干,碾成粉末,散于民间,医治像刘禅一样的怪病,果真有效。于是,百姓便抬着猪羊,敲锣打鼓,喜笑颜开地来到刘备军中致谢。刘备拿出状似橄榄,有棱有角的野果问及大家这叫什么名字,百姓却摇头不知。这时,只见一书生模样的人挤入人群。大声言说: “既然这野果不知其名,而最先品尝此果的人是刘使君的公子。就不妨称它‘使君子’吧!”众人一听,连连击掌称好! 传说故事二: 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敬。 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藤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那果实形如梔子,又似诃子,去壳尝之,其味甘淡,气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带回家想研究它的药性。 几天后,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怕久放发霉,就放到锅中炙炒。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使君无奈,就拣出炒熟的三枚给孙儿吃。没想到次日早晨,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使君思其缘故,莫非这果儿能驱除蛔虫?于是就又给孙子吃了八九枚。这下子可把孙儿折腾坏了,又是一个劲打嗝,又是呕吐。郎中断定是过量中毒,忙用甘草、生姜等给孙儿解了毒。几天后,他再次给孙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孙儿又顺利排出了几条蛔虫。这孙儿本偏食,面黄瘦弱,吃果子不仅驱了虫,而且食欲大增,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 此后,郭郎中在行医时,遇到疳积、虫积的患儿,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每获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使君子是同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功能是驱虫、消疳积。对蛔虫、蛲虫有良好的驱杀作用;有毒性,勿过量。 使君子 五棱子,病柑子,君子仁,史君子,留求子,索子果,冬君子,使君子仁, 甘,气微香,温。有小毒。归脾、胃、大肠经。 驱虫,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1.使君子配苦楝皮、槟榔使君子有良好的驱杀蛔虫作用,苦楝皮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治多种肠道寄生虫,槟榔杀虫消积,对于轻证,单用炒香嚼服或为末服即效;重证可与苦楝皮、槟榔等同用,可增强驱杀肠道寄生虫作用,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及虫积腹痛。 2.使君子配鸡内金使君子杀虫消积;鸡内金消食健胃。二药配伍,杀虫、健胃、消疳,用于小儿虫疳。 内服:煎汤,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6~9g。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君子仁与带壳使君子功用相同,入煎剂可直接用使君子捣碎入药,使君子仁多入丸、散剂或嚼食。生品以杀虫力强,常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炒使君子仁可缓和膈肌痉挛的副作用,并长于健脾消积,亦能杀虫,多用于小儿疳疾及蛔虫腹痛。 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9~10月果皮变紫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去壳,取种仁生用或炒香用。生于山野林间。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开宝本草》: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 《本草汇言》:"多食则发呃。""苟无虫积,服之必致损人。" 《本草纲目》:"健脾胃,除虚热,治小儿百病疮癣。""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忌饮热茶,犯之即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yfyl/9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传说故事胡黄连的故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