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医师 http://www.bdfyy999.com/Photo/mingyifengcai/689.html

1

重新认识梅花

梅,蔷薇科李亚科杏属,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论文化地位,梅花位居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一年里,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2

园林文学中的梅

江南梅花景点命名一览:

1.上海莘庄梅园疏影湖、上海莘庄的疏影路、水清路的命名,都源自宋代林逋描写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上海醉白池——雪海堂

与此相关的还有大师张大千的故事,相传二十世纪20年代初,张大千客寓松江禅定寺时,常来醉白池乐天轩休憩作画,一年,正逢内地水患,松江的画家们发起了在乐天轩内当场作画义卖义捐赈灾活动,张大千先生取意于雪海堂前腊梅盛开之景,作《寒梅踏雪图》一幅,格外博得人们的好评,结果以二百两白银的高价被人义买而去,在赈灾活动中立了一功,一直被传为佳话。

张大千《寒梅踏雪图》

3.杭州植物园——灵峰探梅

4.苏州光福——香雪海

5.苏州拙政园——香雪云蔚亭

6.苏州沧浪亭——闻妙香室

7.苏州狮子林——双香仙馆

孙筱祥院士著名的三境理论即诗境、画境、意境,从诗词中获得命名灵感、传达意境,是景点命名的常用手法,以下是以梅为主题的景观命名意象提(can)取(kao)。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高启《咏梅九首》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3

传统园艺技术——劈梅

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很早就已达到极致。劈梅,是将梅枝嫁接于老桩上,营造出一种枯木逢春之意境的盆景园艺手法。强烈推荐家人们移步b站搜索:《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第9集园林,千万不要错过哟!

4

梅花作为园林建筑元素

梅花窗

5

园林专著中的梅

《园冶》中的梅

兴造论-园说: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

兴造论-相地:风生寒峭,溪湾柳间栽桃;月隐清微,屋绕梅余种竹。

兴造论-立基: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倘有乔木数株,仅就中庭一二。筑垣须广,空地多存,任意为持,听从排布;择成馆舍,余构亭台;格式随宜,栽培得致。选向非拘宅相,安门须合厅方。开土堆山,沿池驳岸。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编篱种菊,因之陶令当年;锄岭栽梅,可并庾公故迹。(译文:凡是园林确定地基,以选定厅堂的位置为主。首先要注意厅堂的位置能够取景,方向朝南最好,如果原有几棵大乔木,根据中庭的情况保留一两株。园林围墙分隔出的空间,要修筑得宽阔一些,使空地多一些,这样才能随意布置,规划的方案可得以实施;选择一部分空地建成馆舍,其他地方构筑亭台;根据具体情形确定格式,花木栽培须有情致。在建造时,各类建筑物的方向不必拘于宅舍的风水,而门楼的方向必须与厅堂的方向一致。挖土堆山,沿着池沼用石头做成错落的堤岸。曲折的水塘,柳丝垂于水际,一弯新月倒影于清澈的水面;荷塘夏日的清风,把清香吹进幽深的房间。编织篱笆栽各种菊花,有点像当年的陶渊明;在山岭上栽植梅树,可以和庾胜开辟的梅岭相比。)但觉篱残菊晚,应探岭暖梅先。少系杖头,招携邻曲。恍来林月美人,却卧雪庐高士。(译文:残冬来临,只觉篱边的晚菊已经凋零,应该到温暖的岭上探寻梅花。杖头系着几串钱,邀约邻居野老。看到梅花绽放,真像月下林中美人来到,雪落山中,有高士清卧不起。)

我们还可以从《闲情偶寄》中知晓李渔独特的高级玩法:

1.观梅之具有二:山游者必带帐房,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汤网:《史记·殷本纪》载,商汤网去三面,德及禽兽。],其中多设炉炭,既可致温,复备暧酒之用。此一法也。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此屏不止观梅,是花皆然,可备终岁之用。立一小匾,名曰“就花居”。花间竖一旗帜,不论何花,概以总名曰“缩地花”。此一法也。若家居种植者,近在身畔,远亦不出眼前,是花能就人,无俟人为蜂蝶矣。

2.梅花便面:取老干之近直者,顺其本来,不加斧凿,为窗之上下两旁,是窗之外廓具矣。再取枝柯之一面盘曲、一面稍站者,分作梅树两株,一从上生而倒垂,一从下生而仰接,其稍平之一面则略施斧斤,去其皮节而向外,以便糊纸;其盘曲之一面,则匪特尽全其天[匪特:不仅。匪,通非。天:自然。],不稍戕斫,并疏枝细梗而留之。既成之后,剪彩作花,分红梅、绿萼二种,缀于疏枝细梗之上,俨然活梅之初着花者。同人见之,无不叫绝。予之心思,讫于此矣。后有所作,当亦不过是矣。便面不得于舟,而用于房舍,是屈事矣。然有移天换日之法在[移天换日:本指玩弄手法,颠倒真相,含有贬义。此指运用机巧,改变用途。],亦可变昨为今,化板成活,俾耳目之前,刻刻似有生机飞舞,是亦未尝不妙,止费我一番筹度耳。

6

与梅花相关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韦冬的雕塑作品

《呦呦鹿鸣》

艺术家山本昌南的摄影作品

欢迎家人们一起讨论,请多指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nzia.com/sjzrybw/9804.html